从王国本土到边疆其他的数字都不提了,统一口径是755万平方公里疆域,在报纸媒体上都是同样如此。
对刚果河流域的提法,原本的230平方公里疆域不再提了,而是按照最新的350万平方公里进行宣传。
至于审计出来的348.9万平方公里精确数字,则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区区1.1万平方公里,在哪个边边角角抠不出来?
只有多,不会少。
一个多月后
1884年9月11日
刚果河下游的金沙萨
这里位于浩瀚的刚果河下游,距离卡宾达约507公里,是刚果河盆地西南部,位于扎伊尔河和马莱伯湖边上,这边拥有广阔的肥沃土地,是刚果河总督府建立的最大内河城市。
这里的农耕条件非常优越,降雨和阳光充足,周边的大河航运便利,非常适合于建立灌溉水渠系统,用于种植水稻,油菜,玉米,蔬菜和水果,是集中的大片农业耕作区。
根据殖民规划
刚果河盆地以金沙萨为核心的区域十年中期规划安置280~300万华人移民,远景安置华人移民超过千万。
楚王郑国辉来到这里有4天了,看了周边十几个华人定居点和两个城镇,所留下的印象就是荒野版的江南。
这里的荒原和树林中不时的就蹦出野兽,有狮子,长颈鹿和白犀牛,还有大片的角马群和野牛群,自由生活在这片草木丰美的荒原之上。
华人定居点和城市难免遭受到野兽的袭击,正处于人类和野兽反复拉锯的阶段。
经常可以见到华人骑兵队全副武装的越过原野,不时的听到枪声,那是在猎杀野兽,扫除对农田和庄稼的威胁。
所经之处
经常会看见大片大片烧荒过后的焦黑土地,只需要十多日的时间,就会有新的嫩苗从焦黑的土地上萌发。
根据当地人介绍,基本上烧荒过后一个多月,原有的焦黑土地上就是一片葱绿,两场雨下过后,就看不出多少烧荒的痕迹了。
这个地方的土地肥美,每亩水稻的产量能达到240余斤,相比楚国本土的产量要高三成左右,同样是一年三熟。
若是勤快的话,还可以套种一茬油菜。
可惜这里同样是地广人稀,金沙萨周边地区开发至今不超过5年历史,安置的华人移民也只有十几万,大多聚集在城镇和郊野定居点中。
要将周边的野兽消除殆尽,至少要深入数百公里远,因为很多的野兽都有迁徙的习性,包括狮子和非洲鬣狗这些猛兽,都会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