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就是大力移民,反正广西与越北仅隔着一条边界线,山里的老表日子不好过,那就移民呗。
由此延伸到滇省和贵省,反正华人移民多多益善,几乎来者不拒。
有了人就要开矿,就要种地,越北八省经过连年的战乱,废弃荒芜的土地很多,很多都是无主的土地。
黑旗军拿来分配给华人移民,有了产出就有了税收,家底子迅速殷实起来。
第二条就是发展工矿企业,越北地区的资源不多,除了黑旗军主要控制的几大大煤田之外,其他资源大多散且小,不适合规模性开发。
陈墨亭依据当地资源条件,发展稻米加工,油料压榨,采石场,木材厂,近海捕鱼业等等,着力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丰富本地粮油供应。
在此基础上发展养殖业,养猪,养鸡,养鸭,使得黑旗军领地迅速的热络发展起来,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可千万别小看解决温饱问题,这让黑旗军的统治得到巩固,得到广泛拥护,赢得了广泛赞誉的好口碑。
黑旗军顺势建立了很多库房,大量收储粮食,有了粮草军心就稳定,打仗都不怕再饿肚子了。
第三条,就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黑旗军以海防港为基础,向外大力出口煤炭,稻米和油料,成批的进口布匹,各种工业品和蒸汽机,主要贸易对象就是楚国和新加坡。
通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黑旗军领地满足了吃饱饭,穿好衣,过好日子的民众需求,系统的引进了楚国的华文教育,增强对外开放和交流,让领地内变得繁荣起来。
关起门来绝对发展不了,这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
黑旗军进口了大量的铁质农具,提高了农民种田效率,增加了产量,这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面。
进口了大量英国布料,让领地内的民众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廉价布匹,做几身新衣服,那幸福感就蹭蹭的往上升。
民众图的什么?
还不是吃饱饭,穿新衣,娶媳妇过日子,为家族开枝散叶,挺直腰杆活的像个人样,这都是民众的基本需求,也是最热切的渴望。
只要满足了这些,黑旗军根据地的统治就得到稳固,什么越南王庭都不好使,对比十分鲜明。
越南王庭的统治腐败而黑暗,官吏阶层普遍压迫民众,民生日艰,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肚子是常事。
两厢一比较,差距就出来了。
所以很多越南王庭省份的难民,携家带口的涌向黑旗军的领地中,希望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