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都舍不得修剪一下,手指甲伸出来黑乎乎,怎么看也不像能够消费得起昂贵跨洋电报的客户。
跨洋电报是按单词收钱的,20美元起,一个单词六美元,标点符号一样算钱,一句话十几个单词的话,100美元就没有了。
结果,在他们从皮包里掏枪的时候,早有几支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他们,并且引来了其他方向的白人保安。
结果这三个白人劫匪头铁,下场自然是被乱枪打成蜂窝。
这原本是一件在北美蛮荒西部很寻常的抢劫案子,目击者众多,事实明了清晰,没有任何值得质疑之处。
偏偏这样一件案子,却引来了旧金山警局的大动作,上百名警察齐至,将南洋电报局27名经理和职员,22名持枪保安(注:日常休班都不在其内)全部押解回警局,另有13名办理业务的顾客一同带回询问。
警察局贴出封条,责令南洋电报局停业整顿。
至于什么时候允许重新开业,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法,问了也无人回答。
停业一天,损失至少上万美元。
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显得即拙劣又为人诟病。
楚国驻旧金山公使馆就此向加利福利亚坎特-伯格州长表示强烈抗议,认为这是针对楚国企业的刻意打压,有违两国间政府协议,开创了一个极坏的先例。
坎特-伯格州长强硬的表示:
“旧金山是一处秩序之地,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不可能逃脱制裁,楚国人应该做的是去请个好律师,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抱怨。”
一个普通事件上升到外交事件,在华盛顿和马尼拉之间反复拉锯,这其中暗藏着巨大利益的争夺。
在太平洋海底电缆线没有铺通之前,美国通往东印度,南洋和东亚地区的电报,都是先拍往纽约,经大西洋海底电缆线抵达伦敦,然后由伦敦顺着环地中海海底电缆线经红海进入印度洋,一路辗转抵达。
沿途所经的电报局,都会从费用中分润一部分。
所以,原先的跨太平洋电报更为昂贵,收费是现在的一倍半。
可是话说回来,该用还得用,毕竟跨洋电报的时效性无可匹敌。
细究起来
美国上层资本家多是英裔美国人,这包括祖先来自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白人移民,兴办银行,工厂企业,学校,大庄园主和大奴隶主,基本上都是这一类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后裔根本就挤不进这个圈子里来。
仔细看一看
美国自建国以来,历任总统清一色的都是英国后裔,一个法国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