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范围内的大规模迁徙,其数量之庞大,疆域之广泛为有史以来之最。
从中南半岛至南洋各国,从北美至中美洲各国,并以扩展至南美洲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巴西等地,都有数量不一的华人移民族群,从事艰苦劳累的工作。
然而,华人真的如此温顺吗?
君不见北方神州大陆的处处烽火,盗匪丛生,这二三十年来死于战乱者多达数千万之众。
荷属加里曼丹岛的形势爆发性的糜烂,就在于有心人的暗中推动,输送刀枪利器,暗地里加油鼓劲儿,那岂能不乱?
华人并非不会反抗,而是反抗起来收不住手。
尤其是在大多数重要的沿海城镇中,华人侨民数量众多,一呼百应,既有暗中潜藏而来的行动队员,也有趁火打劫的华人帮会分子,还有不甘于寂寞的社会底层华人民众。
搏一搏,说不定从此就发迹了。
在临近的楚国疆域范围内
关于冒险和对外殖民一朝暴富的故事数不胜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自然也影响到邻近的周边华人社会,让人心变得不再安稳。
别人可以,我为啥不行?
到底又差哪儿了?
正是在这种投机的心理作用下,沿海城镇大量的华裔码头工人,底层苦力通过各种方式纠集起来,加入到反抗白人殖民者的行列中来。
犹如燎原之火,星星点点的飞速扩展开来,一发而不可收拾。
针对这种危急形势,位于巴达维亚的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一方面紧急与英方磋商,试图以此获取支持。
另一方面自巴达维亚集结军队数千人,形成一支为数约50多艘风帆船的混编团队,浩浩荡荡的向三马林达方向开进。
英国远东舰队也派遣了三艘风帆战舰参与,结果在望家锡海峡上,被楚国7艘铁甲战舰组成的铁甲编队拦住了。
双方剑拔弩张,情势一触即发。
楚国舰队的态度非常强硬,基于保护华人侨民利益的考量,也基于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不以军事镇压手段解决加里曼丹矛盾的公开承诺,阻止向上述地区输入军队。
英荷舰队浩浩荡荡的50多艘风帆大船的特混编队,风帆战舰总计只有11艘,这还包含英国远东舰队的三艘,剩下的全部都是风帆运输船。
而楚国铁甲编队总计7艘战舰,一水的是2300吨铁甲蒸汽战舰,黑黝黝的庞大船身让人望而生畏,战斗力不言而喻。
在楚国旗舰“衡山”号上
楚国,英国,荷兰共三方军事长官举行了紧急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