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不休,楚国方面都不会予以认可,不可能同意,更不会屈从于胁迫。
大不了,拾起枪来再干一场就是了。
英国人的态度暧昧,一方面假惺惺的支持法方的所谓“正义诉求”,一方面摆出老好人的姿态,两边劝解。
在“血洗西贡”问题上,让法国人不要太过于执着,从而导致重要的战争谈判破裂。又劝楚国稍微退让,至少要让法国人面子上过得去。
可是在关于新加坡和东马来亚三洲之地归属权问题上,英国人则表现的空前强硬,这也是导致第二次和第三次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
从目前来看,双方的矛盾难以弥合,立场差距太大。
楚王郑国辉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到;
位于加尔各答的英属印度总督正在筹备新的力量,近期有源源不断的英印兵团士兵抵达,一副兵强马壮的模样。
将原本不足万人的残军,重新补充到3.5万余人,再加上万余人的法国远征军,总兵力已经达到4.6万余人。
近期以来
每天都有不同的步兵联队抵达,以英国殖民地省督治理省的兵源为主,这从英印军团独具特色的军服就能分辨出来。
英属印度总督府辖下殖民地中人口众多,地域广大,被细分为7省250个区,便于殖民管理。
由英国直接管理的省,分成三种类型:
省督治理省、副省督治理省和专员治理省。
这其中,由英属印度总督府直接派员,即省督管理的省,为省督治理省,这大多是沿海较为富庶的省份,也是白人殖民统治程度最牢固的省份。
其他的省和大区,则派出副省督和专员监督当地土邦王公治理,帮助当地修建铁路桥梁,镇压反抗的暴民,巩固落后愚昧的种姓统治,因此受到了当地印度土邦王公的一致欢迎。
在这个年代
骄傲的英国殖民者没有多少保密意识,所以楚国的情治机构,获取相关的军事情报相当容易,指向也极为准确。
如今在加尔各答港,汇集了超过330艘风帆大船,这是要再次大规模远征的征兆,业已经表露无遗。
英法联军在积极备战,楚国方面也没闲着。
去年的12月底
由楚国的风帆舰队加上17艘运输粮食和军备的货船,在强行进入马六甲海峡时,就与留守当地的英国皇家海军发生一场激烈海战。
当时,运输船队趁着清晨天色未亮的时候,强行突破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线,由此引发了激战。
好在驻守新加坡海湾的楚国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