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是十五就是十六再带着三郎和砚秋来家。
这不我去了,赶着车么,他们就把十五要来的礼也都让我捎带回来了。”
“大兄,砚秋是?”
“那啥,小丫她现在起大名了!
敏娘和三郎找他们屯子的教书先生给起的,说是小丫往后就和三郎姓李了,人家族里头今年祭祖的时候把名儿都给添上了。”
赵父他沉默寡言,只走过去拎起车上的箩筐往灶房里头抬,但他的耳朵也仔细听着赵大兄说的话。
灶房里头赵大嫂和赵二嫂听着外头的动静,也都赶紧出来帮忙。
大人们都在外头,屋里炕上的几个娃娃就都趴在窗台上往外看。
这样的场景在赵燕家也发生了,孙家窑那儿,孙小豆的父兄也是一般。
赵大兄一家子人看着灶屋里头他们刚刚从车上搬下来的物什,竟是堆满了墙角,这个可比赵大兄家里带走的要多多了。
“当家的,敏娘嫁的那屯子里是不是还有没娶媳妇的汉子啊?
俺娘家妹子到岁数了,能相看了呢!”
各家都有各家的家务事儿,但想要过好日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正月十三,李望明在刘家屯学堂的小课堂停了。
这不马上就要到上元节了么?
李十月准备带着全家再去府城一趟,这回要办的事儿可就多了。
头一个是在府城里头过上元节,这有钱了可不就是得消费么?
挣了钱不,那挣钱作甚?
所以,这次上元节,李十月上次来的时候,就在府城的悦来酒楼里头订下了包间了。
到时候,就可以带着李母他们来此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看着楼下唱戏,也不知道这一回上元节能演个是个什么戏来?
然后就是顺便送李望明去府学读书,府学虽说是到二月份上才有先生讲学,但李望明已经和同窗越好了提前回府学里头温习功课去。
第三则是府城的李记纸铺也得开门迎客了,虽说请了个掌柜的,但掌柜的也得放假不是?
可这纸铺过了十五要是再不开门,那些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客人可就要跑了啊。
这回跟着来府城的就还有李世良一家子,李十月的意思是先让李世良在铺子里支应几天,待得钱掌柜回来了,再换李世良回村。
第四么,则是要等过了正月二十,府衙当值后,去问问李十月身上这六品武散官的职田、奉酬和禄米的事儿了。
其实就是去走个过场的,马三在王府的正旦夜宴上已经和李十月说过了,刘潭都安排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