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对,就这样放任时溥以暴力驱策着黑狼,杀出狼群,越众而去。
在场之人皆目瞪口呆,只有朱温遥望着时溥的背影,声音随着山风飘去:“这些找补的废话没什么意思。临走前,时溥将军不如留下你那位朋友的名字?”
“杨行密。庐州杨行密。”或许是出于支招没能帮自己夺取胜利的不满,时溥将这个名字说了出来。
反正朱温也一定没有听说过。
朱温点点头,若有所思。
汉初名臣张良,被刘邦认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汉光武帝刘秀,同样有着“明断千里”的智略。
这个叫杨行密的年轻人,能够在千里之外,借由时溥之手与自己过招,实在是个不容小觑的敌手。
时溥之所以落败,是因为他的临场发挥,仍被朱温明显压制。但若是杨行密亲至,恐怕大不一样。
当时溥的身影消失在夜幕之中,朱温才对兰素亭道:“我突然感觉,曾经镇压一个时代的四帅,或许很快就要成为过去的人了。”
除了雪帅齐克让之外,另外三位的不败神话,尚未被打破。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青年一代中英杰辈出,不由让人觉得,年轻人的时代,会来得比想象中要迅猛许多。
这时的朱温,当然不知道,杨行密这个名字在未来的二十年内,将成为江淮之上所向披靡的鲸涛,甚至一口气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吞噬殆尽。
朱温令人给了狼群一些熟肉,作为对它们仗义相助的报答,它们在道观中大吃大嚼起来,高高低低的欣悦狼嚎声此起彼伏。
绰影被两名泰山派剑仙子解下绑缚,神情仍然带着几分惊悸。
她虽然嫌恶地喷了时溥一脸血,但时溥从容自若,驱狼而退,仍令她感觉相当震撼。
她体会到自己作为一个小女子,在真正的智士博弈中,竟如同沧海一粟。
无论是泰山派的门人,还是武判官的部下,此时都已经放下武器,放弃了抵抗。
就算要负隅顽抗,他们也找不到人来当头。
至于时溥部下的精锐斥候们,一部分被杀,一部分突围成功逃走,没有一个被生擒活捉。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凉玉郎君机深智远,算无遗策,绰影不能及其万一。”
绰影向朱温道了个寻常女子的万福礼,而非道家的稽首礼,显示出她对朱温的智慧,已经彻底心悦诚服。
至于“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出自《庄子·秋水篇》,是河伯向海神自叹不如的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