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也正是话音宣之于口的同一时间,岳含章的身上,澎湃的气焰顷刻间收敛,掌心的雷霆与焰火骤然消弭。没有喘息,没有狼狈。
那魁梧的身形上展露出的尽都是宗师气度一般的游刃有余。
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的神情。
周佑不差了。
岳含章能够通过交手,确定这个人的武学框架,进而洞知他曾经在武道领域的时候,自身的天赋才情到底发挥到了什么地步。
然后再看他在超凡领域的发挥和表现。
岳含章能够确定。
这是一个在超凡领域比在武者领域更具备天赋的人。
古往今来,道盟的记载中,这等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强者也有许多。
他们在每一个境界的擢升过程中,都能够更好的挖掘自身的潜力,更好的弥补自身的不足,用阅历与经验融合成养分,在修行的同时也不断地壮大着自身的天赋才情。
最后,甚至这样大器晚成的强者,会拥有不弱于顶尖妖孽的成就。
或许周佑便是这样数路的修士。
他能不能够走到那一步,岳含章无从确定。
但是仅只以“大器晚成”的当前境界而言,他不差,他很好,但是还不够好。
岳含章感受到了磨砺。
但这种磨砺不足够。
甚至在立身安然如岳,八风不动,直面着周佑的连绵攻伐的时候,岳含章都没能在实战的过程之中,完整的将自身的三十六路天罡掌以及其中的七十二路变招都相继在超凡领域验证。
除此之外。
还有自身雷火的精妙控制到底能够到多么细微的地步。
不同状态下道法的消耗和超凡回环的内生循环所能够回复的力量,到底什么层次是回复多于消耗的?什么时候是等同的?什么时候又是反过来难以弥补消耗的?
甚至这种回复是否和修士的状态一样,在一定的长久维持之后,也有一个平滑的衰减曲线?
……
一念想来。
在超凡领域的磋磨上面,岳含章有着太多太多亟待验证的地方。
哪怕仅仅只是从外在的声名层面考虑。
岳含章将自己的强大的方面更多的展示,也能够攫取更多的声名与名望。
而今,道海流光的汇聚已经和自己的超凡修行进境息息相关。
可这些岳含章都没能够自我印证,也没有能够很好的展示。
周佑没能给他这样的压力。
这样想着,岳含章那种意犹未尽的情绪反而愈发强烈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