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一提的是,营州副都督程名振在此战特别奋勇,身先士卒,在城门附近亲自督战,还因此中了一箭。
幸好大唐铠甲质量好,那一箭只是射在铠甲关节缝隙里,入肉不深,影响不大。
又过两天,赵持满领兵攻克银城的消息也传回长安。
此时李治也明白了李勣提出的多路进军的妙处,因为没过两天,郑仁泰攻打的建安城守军,主动撤离。
他们不撤不行,因为薛仁贵、赵持满两路正在齐头并进,他们再不撤离,很可能被唐军堵住后路。
如此一来,北四路初战全部告捷,几乎称得上平推了,李治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至于南三路和海路,因为大海阻隔,传递消息的速度要慢一些,李治也不那么急了。
况且此次进攻,北四路才是主力,南三路和海路一个是策应,一个是牵制。
只有当北四路进军不顺的情况下,才需要他们来发挥。
如今北路顺利,他们就算战事不顺,也并不影响大局。
此时已到十月,再过一个多月,鸭绿江就会结冰,只要有一路大军冲出千山山脉,抵达鸭绿江,便能趁势过江,直取平壤城。
平壤城一被围,便相当于将了高句丽的军,高句丽各处守军,只能回师救援,届时,几路大军会师平壤,拿下高句丽便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李治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在他印象中,随着唐军不断取胜,被泉男建逐出平壤的泉男生,后来投靠了大唐,当了带路党。
眼下唐军初战告捷,应该可以派人联系一下此人了。
想到此处,他找来王及善,吩咐他派出密探,暗中联系泉男生,实行策反工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