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贵妃,你这击的是什么乐器,朕怎么从未见过?”
郑贵妃笑道:“这叫鸡娄鼓,是龟兹乐器。”
李治点点头,道:“朕突然想听你弹箜篌了,你弹一曲梅三弄给朕听听吧。”
郑贵妃微笑领旨,命宫人取来箜篌,坐在案前,手指拨动间,一串串明快的音符流转而出。
李治其实并非真的想听曲,他想要好好考虑一件事。
听郑贵妃弹奏箜篌时,他感觉自己头脑最清楚,所以每次需要想事情时,就来听她弹奏。如果李治记忆不错的话,毕正义的事肯定与李义府有关。
那么李义府这个宰相肯定不能当了。
如今的朝堂,好不容易形成一股平衡之势,倘若李义府罢相,可能又会平生波折。
李治要考虑好接替李义府的人选,将朝堂影响降到最低。
长孙无忌致仕后,朝堂原本有七位宰相。
韩瑷、来济代表世家利益。于志宁、崔敦礼代表中立。李勣代表军方。刘仁轨代表清流。李义府代表的是拥武派。
无论哪一人忽然罢相,他们身后所代表的利益群体,肯定会躁动不安。
比如李义府。
如果他被罢相,拥武派官员便无法在中枢发声,肯定会有所行动。
这些人李治虽不打算重用,但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将他们给处理了。
当初废王立武,他们都立有功劳,倘若李治表现的太不近人情,将来也没人愿意替他做事了。
换句话说,替换李义府的人选,最好也在拥武派官员中选择。
这些人中,有资格拜相的也就四五人。
许敬宗肯定是最有资格的一个,不过他虽然能干,却与武媚娘关系太近。
倘若拜他为宰相,很可能传达出错误讯息,让人以为自己又要让武媚娘参政,到时很容易惹出麻烦。
除许敬宗之外,崔义玄最有资格。
不过此人是清河崔氏中人,立场有些摇摆。
倘若他被世家派系拉拢过去,也很麻烦。
再然后是王德俭,他是许敬宗女婿,也并非好的人选。
突然间,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李治脑海中。
李敬玄。
此人打仗虽不行,但很擅长处理文事,而且刚被刘仁轨查过,身上没有任何污点,兼劳苦功劳。
任命他为宰相,群臣都会觉得,自己并未忘记那些为他尽过忠之人。
各方面来看,他都算得上一个极佳人选。
想到此处,李治心情豁然开朗,放下心绪,安心听着郑贵妃的乐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