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这一阙木兰太过惊艳,便是放在唐宋名篇里也不显突兀;二则,这词中闺怨之气满满,迎春眼看及笄,宝钗不过十四,惜春翻过年来方才七岁,忽而见得这等闺怨词,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品评。
雪雁心下为黛玉急切,紧忙说道:“也是凑巧,今儿个撞见红玉姐姐,便听她念叨了几句远大爷做的词。我听着极好,回来与姑娘说了,姑娘便凭着记忆写了出来。”
探春暗自舒了口气,顿时惊奇道:“远大哥竟会写这等闺怨词?”
湘云也纳罕不已,笑道:“我只道远大哥诗词豪放,不想也有这等百转柔肠之作。”
宝钗心下正是‘百转千肠’之时,面上虽笑着,一双杏眼却盯着纸张上的两阙词不放。心下暗忖,陈斯远写这词是何意?真个儿是送与黛玉的?
宝姐姐才不信雪雁是偶然听来的呢,说不得雪雁与红玉私底下总聚在一起,如此也好方便陈斯远与黛玉鸿雁传情。
想到此节,宝姐姐抬眼观量一眼黛玉,不禁愈发纳罕……莫非黛玉真个儿认定了那陈斯远不成?
也不知为何,宝姐姐心下略略不适,又垂下螓首来观量那一阙‘木兰’,只觉内中才情跃出纸面!若真个儿有人为其写了这词,宝姐姐都不知自个儿能不能守住心防。
迎春附和着众姊妹称赞连连,心下微微异样。先前便觉远兄弟品貌才俊都是上等,奈何品貌好说,这才俊一直不曾有直观认识。今儿个这两阙词一出,迎春哪里还不知其才俊?
迎春二月里便要及笄,正是少女怀春之时。虽说家中不让观量,可私底下还是偷偷观量过那等才子佳人的话本子,心下自然也就多了一份旖念。
因是明知不该想,二姑娘迎春心下偏偏犯了思量——那远兄弟如此能为,又相貌堂堂,果然是良配啊。
余下探春、湘云、惜春还小,只知起哄。此时临近晚点,众姑娘方才聚在一处顽乐,想起黛玉不在这才寻了过来。待笑闹一场,也就各自散去。
惜春、湘云一并住在后罩楼,迎春、探春与宝钗一道儿出了垂门,待过了穿堂也就各自分开。宝钗回返梨香院,探春回王夫人院儿,迎春自是要回东跨院。
大丫鬟司棋缀后半步,偷眼观量自家姑娘神色。这几日情形可谓峰回路转,险些被表弟潘又安用了强,半路又被远大爷给救了去,其后潘又安不告而别,跑了个无影无踪。如今司棋的母亲与姥姥还在与盘大年家打官司呢!
司棋恨过,恼过,待潘又安一走,又茫然无措起来。午夜梦回,也不知为何,偏生只记得远大爷贴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