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寻厚利之物,以内府体量压低采买成本——”
“陈朋友不如说具体些。”
陈斯远略略思量,吐出两个字:“比如铁锅。”
此时铁器可是厚利,明末时一口佛山造铁锅售价三百文,运到扶桑能卖出去一两银子。
待大顺开国后,乐亭探得新矿,铁价略有跌落,可寻常小铁锅最少八十文,大铁锅总要一百五十文,要是佛山产的就更贵些,一口大铁锅将近二百文。
陈斯远话音落下,几个主事、郎中嘀咕一番,随即纷纷点头。
以内府体量去跟铁厂谈,大铁锅能谈到八、九十文,对外宣称二百文,到时百货开业,消费满八百文便送一口价值二百文的铁锅,定会引得百姓蜂拥。
再往后,存二两银钱送一两银钱,每回采买最多抵扣一百文,送的一两银子抵扣没了,立时可寻百货销账,那二两银子原路奉还。
且此百货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陈斯远从没指望百货能赚多少,只要保本就行。
他真正的目的是那二两银子的押金!
京师百万人口,能有五万人入会,这就是十万两的流动资金。留下两万备用,余下八万抽出去,或投资松江开埠,或用作内府票号,用不了几年便能将营生铺满大顺各地。
这几位内府官佐这几日可没闲着,特意查了京师最大的票号鑫盛魁,只去年一年过手的银钱就两千六百万!
汇水按一分五算,到手三十九万两!暴利啊!
且依着册中展望,这内府票号来日可是要接朝廷银钱转运之事,大顺去岁各项税赋加起来近五千万,这可是最少一百万银子的暴利!
真个儿如册子中那般铺展开来,这内府票号又何止年入百万?只怕十几年后真就堪比盐税了!
几个内府官员不禁愈发热络,连连发问,陈斯远起先对答如流,后头倒是遇到几个没想到的,可思量一番还是答了上来。
待过得良久,先前那郎中翟奎笑道:“王爷,下官等再无疑问,此事可行!”
燕平王笑吟吟看向其余三人:“你们怎么说?”
“可行!”
“哈哈哈——”燕平王得意大笑,一抖肩膀将白狐裘褪下,起身负手而行,到得陈斯远近前道:“陈斯远,此事若果然成了,记你一大功!”
陈斯远拱手应下,思量着道:“王爷,在下还想讨个人情。”
“哦,你且说来。”
陈斯远道:“在下有三位朋友,本是西征军中悍卒,如今闲赋在家,不知王爷可否——”
燕平王一摆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