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登月输了没事,我们真正的决战要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奇点。
而苏俄方面如果能在半导体领域跟上,也梭哈,以毛子独特的科技美学,大概率是能给你发展出一条截然不同的半导体技术路线来的。
彻底激发60年代在半导体领域的潜力,这是林燃的真实目的之一。
只是林燃没想到的是,台下的记者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教授,能再讲讲技术奇点吗?”
“教授,你认为这样的机器我们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教授,白宫的观点是否和你一致?”
记者们的问题快要把整个场馆彻底点燃了。
林燃双手下压,“安静,我们先看完接下来的两场对弈再说。”
第二个场的是哈维·科恩。
他踌躇满志地走上台去,坐在他旁边的是他学生,陈景润则在疯狂调用大脑,记下刚才林燃所说的全内容,好把这些话传回国内。
陈景润感觉自己都要变成记忆大师了。
当哈维·科恩开始和深蓝对弈时,在场的焦点终于重新回到台上,而不是林燃。
林燃捏了捏珍妮的手,两人偷偷从侧门溜走。
“教授,接下来你的专访时间应该留给我吧?”珍妮两眼放光,连忙问道。
林燃点头:“当然。”
酒店里的对弈还在继续。
哈维·科恩坚持的时间没比福克斯久多少。
等哈维·科恩败下阵来,记者们才发现林燃已经消失不见了。
大家只好盯紧亚历克斯·伯恩斯坦和托马斯·沃森,你们的新闻价值不如林燃,但有总比没有好。
托马斯·沃森何许人也,ibm的ceo,他也是ibm创始人的儿子,对现场掌控的功底也不低。
“大家冷静,我和伯恩斯坦先生会充分接受各位采访的,先让我们完成最后一场对弈,我们还有时间。”沃森说道。
在众多数学家的联名推荐下,最后一个登场的是史蒂芬·斯梅尔。
也是,数学家们实在无法接受,晚上一共就三场人类和机器的对弈,数学家群体能全输的。
他们虽然不是国际象棋冠军或者什么国际象棋高手,但他们也无法接受全败的局面。
而史蒂芬·斯梅尔就是大家公认在座数学家中的最强棋手。
不过遗憾的是,最后他还是棋差一着。
史蒂芬·斯梅尔呆呆坐在棋盘前,这回可没有林燃来安慰了,迟迟不肯下台。
伯恩斯坦走到他身边:“教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