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电子相关专业杂志的根本逻辑所在。
这些杂志有通过约翰·屈润普的渠道提供给黄运基的,也有其他像龙思凡这样的同志采购的。
最后通过香江海运条线运回华国。
时效性再差,也是华国从成立后最同步的一次了。
阿美莉卡产业的相关报道最迟三个月就会出现在51区。
包括整个51区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保护,用与世隔绝来形容不为过。
在历史的机缘巧合下,这个时空的华国在半导体领域直接就开始走idm模式,甚至比idm还更夸张,是未来华为的模式。
这里解释一下,半导体加工有很多种模式,像英特尔就属于idm模式,从设计到制造到封装和测试全部自己负责。
像英伟达、amd、高通属于fabless模式,他们只设计芯片,芯片制造外包给代工厂。
最后就是foundry模式,也就是台积电这种代工厂模式。
不止这些模式,还有别的模式。
但其中最特殊的一定是华为这种,能自己干几乎全部都自己干。
当下的华国就是这种模式。
举国之力在发展51区。
更有趣点在于,华国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半导体制成品-熊猫牌晶体管收音机,已经尝到了些许这个模式的甜头。
对华国而言,这样的正循环一旦构建完成,就是无法阻挡的大势。
而现在的华国,已经要从led二极管发光装置上找到那个撬动雪球的点了。
只是此时51区的人们还没人意识到这点。
他们内心只有一种紧迫感,不能比阿美莉卡慢太多。
蜀都,国营132厂。
苏俄在53年的时候将制造喷气式飞机米格15和教练机雅克-18的制造权转让给华国,并提供成套技术资料和样机。
这两架飞机都包含了发动机技术。
至此华国开始在此基础上研发五六式歼击机。
而成立于1958年的国营132厂在飞机研发上显然要远远落后于沈飞。
但华国把重要的全天候歼击机歼-5甲和曙光-1高空侦察机的任务全部都交给了132厂。
这既让他们倍感振奋,又让他们感觉到压力山大。
后世歼20成功后,成飞被媒体称为是最年轻的团队,实际上这早有传统。
132厂的团队除了少数核心骨干来自沈飞外,其他全部都是共和国自己培养的年轻工程师。
屠基达身为132厂的总工程师,他只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