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再到可靠性都很堪忧。
而且苏俄也好,东德意志也好,他们产的晶体管收音机和阿美莉卡、霓虹产的,除了性能上,在设计本身上也很丑。
属于是一眼就不如的那种。
(1957年索尼tr-63晶体管收音机)
(1960年spidola收音机)
(spidola收音机内部结构)
(spidola收音机电路图)
尽管spidola收音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在当下依然是苏俄难得的能够出口到全球的消费电子产品了。
此时在座科学家们的短期目标就是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一款比spidola收音机更出色产品的设计。
“嗯,锡九,你说的没错,我们总不能一直向东欧的同志们出口纺织品和农产品,我们也得出口一点有技术含量的商品给他们。”
在众多科学家之中,吴锡九、黄昆和王守武三人关系不错,大家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在海外留学归来。
其中黄昆和王守武年纪相仿,吴锡九要年轻个十来岁。
三人中,黄昆有点老大哥的意思在,他有着顶级履历,在英格兰的时候,和马克斯·玻恩合著了《晶格动力学理论》。
就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那个玻恩。
上午工作结束后,中午食堂吃饭的时候三人坐在一起,黄昆说道:“晶体管收音机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
我们要补的课太多了。
从晶体管收音机入手,一方面收音机的受众范围广,技术难度不高,适合作为练手的设备。
但练手不等于说它就没有技术含量,要想把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做好也不是容易的事。
无论是晶体管原材料的制造和提纯,还是说晶体管本身的制造工艺,我们都需要摸索。
唉,很可能真的如钱院长所说的那样,时间不多了。
另外一方面对国家而言,也多了一个创汇的渠道。
就我所知,过去我们可从来没出口过电子工业产品到国外。
如果真的能造出来,不但能缓解国家的外汇储备压力,更是历史性的突破。”
吴锡九补充道:“就是没有。
我们造的电视机、收音机这些玩意,毛子才看不上呢。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两个月时间造一台样品,拿到莱比锡去给老外们开开眼。
正好毛子也造了spidola,有对比才能证明我们造的晶体管收音机有多优秀。”
王守武笑道:“要我说,我们选择的这个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