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都在宣告着他的伟大与不可撼动。
背后的军队也毫不迟疑,仿佛早已习惯了董卓的每一个命令,每一声低沉的指挥。无论是精锐的骑兵,还是沉稳的步兵,整个队伍都在董卓的领导下,默契十足地向前推进。铁骑如潮水般滚滚向前,烈马奔腾,战旗猎猎,刀枪闪耀,气势磅礴,似乎整个邺城的命运,都已注定在这一刻。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所有的光阴都被董卓的军队吞噬。夕阳的余晖透过厚重的云层洒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血色的幕布。远方的邺城,已经进入了董卓的视线,他似乎已毫不犹豫地决心摧毁一切障碍,登上这片大地的巅峰。
风沙四起,战马蹄声震,整片地在他的一鞭挥下,仿佛也开始颤抖、低头,臣服于他的霸权之下。
董卓的大军终于压境,犹如风暴来临前的前奏。魏郡的百姓,依稀记得那些年曾在黄巾乱起时,见识过兵刃的锋利、铁骑的残忍。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已经被黄巾余孽洗劫殆尽,满目疮痍。如今,董卓如猛虎窥视,魏郡的未来,仿佛一条岌岌可危的线,随时可能断裂。
此刻,魏郡太守孙原坐于书房之中,手中拿着密报,眼神却如同深潭般沉寂,难以读出一丝情福自从接到董卓大军已至邺城外围的消息后,他心头便如压下了一块沉重的巨石。作为魏郡的守护者,孙原深知,此次董卓来此,绝非单纯为驻军——这无疑是一次图谋深远的权力游戏。董卓深知,控制魏郡,便能掌握北方,甚至威胁到洛阳的安危。而此时的魏郡,已然是个破碎的棋盘,东南已乱,北方的道路上亦已充满了硝烟,而孙原,作为这个濒临破碎之地的领袖,肩上的责任愈加沉重。
他知道,如果不采取措施,不仅魏郡的百姓将陷入更加深重的困境,甚至他所捧起的这个看似稳固的政权,也将如同沙堆中的城堡,轻易被风吹散。董卓的野心,已远超普通的驻军之事,这一来,魏郡将无力回。正是这样的一念,令孙原深陷两难之境,犹如陷入了一座无法脱身的泥潭,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
然而,更令孙原忧虑的,莫过于流民大营的局势。自黄巾之乱之后,魏郡的百姓几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曾经肥沃的田地如今满目荒芜,百姓困顿,生计艰难。为了解决这一切,孙原亲自指挥,组织起了流民安置的工作,依托那些“无主之田”,尽可能地安顿了成千上万的流民。魏郡这片土地,仿佛在他的一点一滴的努力下,稍显恢复了一些秩序。那些流民,虽身无分文,却在孙原的安排下勉强能够维持生计,耕种的田地开始渐渐吐露出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