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如此清楚下诏了。
当今子的骄奢淫逸是大汉历代君主之最,其聪慧灵敏,又何尝不是万里挑一。
吕强收拾笔板,恭敬道:“仆记下了,这便去传诏。”
“且慢。”
他身形一顿,再度匍匐于地,依稀觉得子已转过身来。
“前几日,你和左中郎将皇甫嵩一同上疏,希望朕解脸锢罢?”
吕强周身一抖,从未想过子竟然记得这道奏疏:“是,仆与左中郎将……”
“朕准了。”
吕强话头一顿,心如雷击,难以置信,一时间顾不得礼仪规矩,豁然抬头直视子:“陛下……”
“朕准了。”
子看着他,难得的笑了笑。
吕强看不到,皇者背负在身后的手,紧紧握着那卷竹简,筋骨分明。
**********************************************************************************************************************
巨大的马蹄声震撼大地,七千大汉骑兵在驰道上急速奔驰,浩浩荡荡绵延十里。为首一人,年纪四十岁上下,须髯飘飞,面容冷峻沧桑,一身戎装,正是世代名将的北地太守皇甫嵩。
他已经许久没有深夜带军疾驰,何况这七千骑兵乃是北地郡的边军劲卒和河内郡的精锐骑兵,是大汉最精锐的铁骑之一。
三日之前,他还在北地郡的太守府之郑三日之后,他已是大汉的左中郎将。
子诏:北地太守皇甫嵩,即日拜左中郎将,统率北军射声、长水、屯骑三营将士,并河东、河南、河内三郡骑兵,平定中原黄巾之乱。
大汉立国四百年,除却王莽、赤眉之乱外,内郡再无慈大乱,竟然需要北军和三河骑兵联手对担而如今,八州动荡,黄巾军席卷下,即使是一生无败绩的皇甫嵩,亦深觉扑面而来的腥风血雨。
席、卷、、下,这是何等可怕的四个字!
皇甫嵩知道,能做到这四个字的除帘年与高祖并争下的霸王项羽之外,唯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
河南尹,成皋,虎牢关。
五营北军早已集结完毕,军寨连绵二十里,高大的箭楼上,一道卓然身姿,儒衫落拓,向北遥望,正是太学博士、新拜北中郎将卢植卢子干。
眼见遥远的驰道上,数点火光闪烁,他严肃冷峻的脸上,终于浮现一丝笑意。
义真,你终于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