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也包括沈国舅。
沈国舅在清河州做知州时,清河州发现了铜矿,于是从一个农耕村落,很快变成了产矿的富裕之地。
可谓一夜乍富。
沈国舅也因此官声大造。
朱鸣尘将查到的消息详细地告诉独孤羽,“这些官员在任期间,都曾大力推行过一项名为“清河令”的改革,它的发起者就是沈国舅。”
独孤羽有印象。
这项政令是针对清河州的青壮年劳力改种田为挖矿,当初沈国舅力排众议,挨家挨户服正当年的男丁。
谁承想,政令还真就取得了奇效。
铜矿不仅让清河州的百姓生活富足了起来,还为朝廷贡献了不少赋税。
也因此,沈国舅在朝中地位水涨船高,受尽了皇恩宠眷。
独孤羽推断,“看来,绑匪都是冲着这些官员来的。”
朱鸣尘拿出密信,“绑匪已经定好了时间和地点,还是强调,必须要国舅爷夫妇亲自去赎人。”
独孤羽揣摩着信中的内容——三日后,清河燕山西侧的铜矿坑,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朱鸣尘问:“沈家凑齐赎金了吗?”
独孤羽瞥了眼桌上的银票,“没。”
“五万?”朱鸣尘数了数,“这也差太多了吧。”
“就这还是从我母后那里求来的。”
朱鸣尘叹,“沈国颈真是两袖清风啊。那剩下的钱,咱们怎么办?”
独孤羽回道,“我再垫十万,剩下得找人混着假的银钞在下面,应付应付。”
“那要是穿帮了……”假钞被发现是迟早的事,独孤羽这么做恐怕是要引绑匪先露面。
朱鸣尘建议,“要不跟嫂子商量商量,暂借一些,总得一半真,一半假才好瞒过海。”
“不必了,”独孤羽,“此案我自有分寸,不必牵连太多人。”
于是,独孤羽叫来擅长易容的刀雀,吩咐道:“就由你我乔装扮成沈国舅夫妇,咱们明日去清河走一趟。”
朱鸣尘反对,“九哥你千金贵体,怎么能冒险?还是我去吧。”
独孤羽制止:“这些人明显就是冲沈家来的,他家的事我知道的多,换做是你,一见面三两句话就穿帮了,只怕适得其反。”
正在这时,宋云缨推门而入。
“王爷,让我陪着你去吧。”看样子她是在门口听到了。
朱鸣尘急道:“嫂子你就快别添乱了,我这边还正劝着一个呢。”
宋云缨道:“若沈家来求我,我自是不愿借银子,可若为了王爷查案,暂借一点也不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