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功夫了。
赵秀才眉头依旧皱得死紧,“那就先不买粮食了。不过,咱们也不能老麻烦人家。先前那位姐她外祖家是府城粮商,承诺会带着村里人进城买粮,等咱们跟里正他们汇合后再吧。”
是这么,也不晓得那位姐还在不在队伍里了。
心里到底有些没底。
悦然低声劝道:“就是买不到也不怕,咱们家还有半袋大米,与一袋面,能吃不少日子呢。况且我先前准备的那些肉干、挂面、炒米炒面、干饼子,还都没怎么吃呢,饿不着的。”
还有腌的咸蛋,红薯干呢,这次都可以再趁机偷渡一些出来。
况且,她空间里还有大把的粮食呢,就是供给整个刘家村人吃都是意思。
总之怎么也饿不着他们一家人。
闻言,赵秀才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似的,眉头一下就舒展开了,“行,那咱们先去买其他的。”
其实也没什么好买的,不是因为物价的问题,而是气太热了,大部分吃食都放不住,只能捡那些干货与耐储存的东西买,如咸盐、各种豆类,干蘑菇、昆布、蜜饯等物。
买完这些后,父女俩进了成衣店,给家里每人都买了两套细麻衣,与五双布鞋。
赶路最费的就是脚上的鞋子了,虽然她家有骡车坐能好一些,但在车上坐累了,就要下车走走,活动一下筋骨,依旧比较费鞋。
好不容易进趟城,肯定要多买几双备用。
路过杂货铺时,悦然想着还该囤一些手纸,就一气买了三大沓,够用很久了。
之前准备的那些,大部分都给石头用了,婴儿吃的勤快,拉的也频繁。
出发前,悦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给弟弟准备了一个猫砂盆,婴儿的屎尿也不臭,算是完美地解决淋弟频繁拉撒的问题。
刘惠娘还夸她,“多亏你想到这个办法,不然路上还真不晓得要怎么办呢!”
……
赵秀才一家在城里待了两日,除了粮食,该买的东西也都置办齐全了,就准备出城与周里正他们汇合。
在城里待了两日,悦然都有些不想离开了,不过显然是不现实的。
盛明泽主仆也准备与他们一起出城,在赵家人与刘家村人会师后,就要回京去了。
已经耽搁了好几日工夫了,他必须尽快抵达京城,这一路上,少不得要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路了。
一大早,一行人就收拾好了行李,赶着骡车出城。
好巧不巧的,在城门口遇见了想进城的周长林一行人,其中还有一位女子,正是那位答应带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