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咱这个皇帝做什么?”
“爹,别着急,您听我!”朱橚宽慰朱元璋道。
“我所的批阅奏章只是让他们负责筛选。首先,由太监按照六部及地方递交的奏章进行分类,分配给几名官员进行初审,让他们将那些无病呻吟的奏章从中剔除,其余的按轻重缓急分类,并以批注的方式将奏章重点以及自己的见解写在白纸之上,夹于奏章之中,您只要在他们审核之后将通过审耗奏章一一批阅即可,并且让他们批注,一来可以参考意见,二来也可以考验这些官员对于政务的见解,如果有能力突出者,也可以加以重用。”
朱橚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了出来。
朱元璋眼睛一亮,喃喃道:“是啊,按照你这么,只让官员负责审核并且给出见解,咱可以节省出时间来,还可以考察官员。”
“还不止这样,当所有奏章审核结束之后,再他们对剔除掉的奏章进行复审,避免遗漏重要奏章。但是复审时需要注意,必须交叉复审,即初审负责审核户部奏章的官员,复审时改为审核吏部或兵部的奏章,不能再复审户部奏章,否则容易粗心大意漏掉重要奏章。另外,这些负责筛选奏章的官员需设定每三年一任,不得连任,以免他们再这个位置上待久了,产生勾结朋党的心思,任满的官员管复原职,如果有表现好的官员则可酌情擢升。”朱橚继续补充自己的想法。
听完朱橚的全部计策,朱元璋大喜过望,连声称赞:“妙啊!老五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想出这个主意。”
朱橚嘿嘿一笑:“那是!老子英雄儿好汉,您可是堂堂的洪武大帝,我这可是随了您!”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一记马屁直接拍到朱元璋心坎里了,加上还有这么一个好计策,朱元璋此时高兴极了。
“叮!任务‘献策’已完成,获得奖励:积分+500”
听到系统声音响起,朱橚确定老朱已经完全接受了自己的提议,便转身向朱元璋告退。
朱元璋拦住朱橚:“且慢,老五你帮咱想想,这个专司批阅奏章的机构要设立在哪?又要叫什么名字?”
朱橚想了想道:“我记得午门之内有一处文渊阁,好像自您登基以来便一直空闲,不如就将这个机构设立在那儿?”
朱元璋想了一下,发现确实有这么一个地方,想到这地方空闲许久,刚好也可以利用起来,便点点头道:“那就在文渊阁吧,至于名字?”
“既然是午门之内,又是文渊阁,不如便叫内阁?内阁所属官员称为阁臣。”朱橚继续道。
“好,既然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