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人都将好奇的目光投了过来。
毕竟能够穿越遥远距离的时空虫洞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津津乐道讨论的话题。
与此同时。
另一边,米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在物理系某间办公室中,一位头发已然全部白了的老人捏着钢笔,坐在办公桌前一边安静地看着手中的期刊。
当看到论文的第七页时,这位老先生的眼神中闪过了惊讶诧异的神色。
“不可思议,离散结构的动力学由某类算子描述其本征值分布可能与ζ零点统计特性吻合。”
“而时空的量子涨落或与之对应,还能通过重整化群方法与ζ函数正则化相关联,零点标记相变点。”
“更关键是这一系列复杂的计算竟然都是在没有任何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先完成的。”
目光落在手中的期刊论文上,格罗斯惊叹着开口说道:“能够将数学在物理的计算上运用到这种程度,即便是威腾都做不到,他还真是培养了一个好学生啊!”
戴维·格罗斯教,原任cern机构理事会的理事长,是爱德华·威腾的导师,也可以说是徐川的祖师。
在当初cern与crhpc机构闹翻后,他便回到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在这边养老定居。
毕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出生的他如今已经快九十岁了,早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
坐在沙发对面,正端着一杯咖啡的巴里·巴里什教授笑着开口道:“毕竟是徐教授,能够将数学运用到这个地步并不是多么让人惊讶的事情,要知道七大千禧年难题他一个人就干掉了整整四个!”
“在当代数学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数学家能够与他媲美。”
说到这,巴里·巴里什教授感兴趣的看了一眼格罗斯手中的期刊论文,脸上带着饶有兴趣的神色,继续道:
“相对比他将数学极致的运用到物理学计算上,我对于他提出的都‘虚空’理论更加的感兴趣。”
“按照他的理论,我们所生活的三维宇宙世界是有边界的,或者是可以走出去的。而在宇宙之外是虚空,宇宙在虚空中诞生,也在虚空中灭亡。”
“这种推测,真的太有意思了。”
巴里·巴里什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林德物理学荣誉退休教授,因为改进了先进ligo的探测技术而首次发现了两颗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再算上基普·索恩,加州理工大学如今在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就有足足三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