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仔细检验了谷仓里的【南光二号】稻种,查阅了生产记录,忙活了半天,才得出评定意见。所有的稻种都被评为了(杂交籼稻稻种)一级,按照每斤1.28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同时,按照1比10的比例折算成4000万斤稻谷,其中的10%也就是400万斤稻谷会返还给下塘大队。
“方支书,这个返还不是实物返还,而是给你们的定量购买稻谷的指标。你们需要多少可以到粮食部门购买,份额之内可以多次购买,直到份额指标用完。”
粮食收购部门的负责人还专门给方唯解释了一下,方唯点点头表示自己懂了。
队里没有用稻种抵扣公粮,全部收取了现金,一共是512万元。谷仓里有库存稻谷300万斤,直接上交了64万斤稻谷充作公粮。
库存还剩下236万斤稻谷,便直接给大家分了口粮。
这一次分口粮是按照平均每人600斤稻谷的标准进行分配,一共分出了120万斤稻谷,剩下的116万斤稻谷重新归入了库存。
粮食部门定量供应的400万斤稻谷,队里暂时没去购买。这个定量指标在今年内都有效,但翻过年头就会作废。
【采收农作物,点数+300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4180000】
【总点数:14079880点。】
县城。
武耀阳召开了会议,所有人都被下塘大队的事情给震惊了。
现在有一个问题摆在大家的面前,接下来的稻种生产许可证该怎么发?是一哄而上全县都搞育种呢,还是进行总量控制?
“从短期内看,大家都搞育种取得的经济效率最大。但是,如果遇到灾年,那咱们的粮食供应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别相信定量供应那一套,之前下发了禁令,仅仅半年就反转,谁能保证今后就一直不变呢?
我的意思,全县最多拿出拿出一半的农田进行育种,剩下的一半农田还是要生产粮食。”
齐向阳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不少人都附和了他的意见,认为不能急功近利,还是看长远一些。
“齐主任的想法不能说不对,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给谁许可证不给谁许可证,按照什么标准?对于迫切想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公社来说,是不是不公平?”
“有啥不公平的?除了下塘大队,其余的各个大队可以轮流育种嘛,咱们一年一换,谁也说不出话来。”
面对质疑,齐海洋早有准备。
他提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