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成员就有23人,加上正副组长就是25人了。
因为有言在先,县里和公社都没有派人来。
方唯只好挑起了接待的重任,带着队干部在村口迎接。
“方唯同志,我们这些人身份你都知道了吧?现在我给你一一做个介绍。”
考察组组长邓世平,将所有成员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然后一行人才去了新建好的宿舍,将随身物品放下,开始在二队自由参观。
方唯陪着邓组长等5人,参观了食堂、展览室、杂交水稻试验材料、禽舍和养猪场。
邓世平饶有兴致的转了一圈,最后还主动要求想去育林区看一看。
方唯便陪他们去了山上,参观了油茶树林、板栗树林、林下种植的草药,下山的时候还特意介绍了楠木防护林。
“难怪大家都说你们二队是富裕队,今儿就走马观的看了看,就发现了很多亮点。”
邓组长没有提核算权的事情,而是对二队的家底很感兴趣。
对于考察组,方唯也没什么好隐瞒的。除了谷仓里的库存之外,他基本上是有问必答,很诚实。
中午。
调查组在食堂吃的饭,对二队的伙食赞不绝口。
从下午开始,人家就不要方唯陪同了,而是在于浩和楚琳琳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以及社员的家里,直接从社员那里了解情况。
晚饭后,考察组借用了队部的会议室讨论。
直到他们来了之后的第三天,邓世平才找方唯谈话。
“方队长,你怎么看生产队核算以及大队核算的问题?”
“我认为两种核算方式,本身是没有对错的,而在现实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相对贫困的大队,人心不齐,就适合以生产队为核算方式。如果大队的经济发展比较好,社员们又积极要求实行大队核算,我认为的确可以把核算权收归大队。”
方唯不得不表态,尽管他认为大队核算模式不宜大规模推广,但具体到下塘大队,还是很适合这种核算形式的。
邓组长他们几个交换了一下眼神,似乎没料到方唯会这么说。
来之前就有人提醒过他们,方唯的育种工作离不开二队,之前已经有过一次合并,接下来一定要慎重。
所以邓世平等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方唯会支持把核算权留在生产队,谁知道他却认为下塘大队更适合大队核算的形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