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出名了,下塘大队二队出名了,最出名的还是【南光一号】、【农垦58】、【南光二号】这几种高产稻种。
其中,亩产千斤的杂交水稻首次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妹子,我还答应阿公要听他老人家的话,结果却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风头。”
事情有点出乎方唯的意料,吃午饭的时候显得很无奈。
盘莲却不这么看,说道:“三哥,阿公年纪大了,事事都小心谨慎,你不见得什么都要学他。”
“现在说啥都晚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其实方唯也不是太担心,自己这些年做的事情大都围绕着“吃饱饭”这三个字,没什么出格的地方。
他和社员们一起参加劳动,分配的时候比别人多那么一点点,说实话和他做出的贡献完全不匹配。
但他从没有怨言,要是这样都会犯错,那就没啥好说的了。
时间匆匆。
队里开始插秧,首先是试验田这边,因为有插秧机的帮助,100亩试验田外加60亩大田,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全部搞定。
紧接着就是300亩大田,也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插秧工作。
方唯看着460亩的稻田,绿油油的禾苗连成了片,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股自豪感。
这些水稻成熟之后会变成一粒粒优质的种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县里已经成功摘帽,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正在一步一步朝着“富裕县”迈进。
十年九旱的大地遍布着灌溉水渠,姚家岭水库的投产,又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切,真的会令人为之动容。
“走,去禽舍看一看。”
方唯转身离开了田埂,带着赵金生等人去了【2号禽舍】。
禽舍已经开始孵化小鸭子,两个生产队合并之后,队里扩建了各个设施,如今的禽舍养2000只鸭子还有富余。
“方队长,赵主任,过来转转啊?我们今年准备饲养2000只鸭子,队里的水田多了,鸭子少了可不行。”
禽舍的负责人方云英看到他们,赶紧迎上前来。
方唯等人笑着和对方打了招呼,然后便走进禽舍查看。
当前已经有不少毛绒绒的小鸭子孵化出来,同时还有大量的小鸭子正在孵化过程中。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队里的麻鸭饲养业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鸭子品种远近闻名,既是农业生产的好帮手、也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云英,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