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犀浦对峙(万字大章)
“都小心些,注意脚下!”
“唏律律……”
腊月初六,当刘继隆开始拔营,雒水南岸的斛斯光便征募了五千什邡县民夫,在南岸负责接应北岸大军。
宽四十余丈的雒水涛涛而去,水面搭建浮桥,以舟船相连,供大军的辎重车畅通两岸。
什邡县的民夫,大多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弱,亦或者十几岁的中男,鲜少有青壮。
他们穿着衣裳破烂,每个人面黄肌瘦,脸颊深深凹陷进去,五尺多的男儿恐怕连百斤都不曾有,风稍大些,似乎都能将他们吹跑。
相比较下,被大军从绵州征发的那些民夫,虽然同样瘦弱,但起码有崭新的冬衣可穿,也没有原来那么面黄肌瘦了。
虽说绵州能够直接掌握的耕地有限,但刘继隆还是均发给了当地的百姓,这也并未引起几个世家的警惕。
古往今来,凡开国的皇帝,均分田地都是极为重要的政策,只要不动贵族和世家的田地,其它田地与他们无关。
至于那些荒地、林地,虽然在以前属于这些世家,但实际上都属于朝廷,这些世家也不过是占据朝廷的资产来充当自己的资产罢了。
刘继隆要收回并发放给百姓,他们也不敢不支持。
正因如此,刘继隆只是通过简单的分配,便获得了绵州百姓的民心。
当刘继隆下令征募民夫后,绵州各县男丁踊跃报名。
不仅仅是为了保住刚刚到手的那二三亩地,更是为了民夫的那点钱粮。
陇右军招募民夫,每日发钱十文,粮三斤。
剑南道虽然富庶,但那只是世家豪强和官员军将富庶,与百姓无关。
每日十文钱加三斤粮食,这足够勉勉强强养活一家人了,所以报名的民夫很多。
不过这也只限绵州的民夫,诸如汉州绵竹、德阳、什邡、雒县等地百姓,由于和陇右军接触不长,实际上十分抵触他们。
斛斯光也不得不用了些手段,强征民夫来到雒水南岸。
当刘继隆来到雒水南岸后,斛斯光便主动上前请罪道:
“节帅,汉州百姓抵触我军,末将不得已,只能强行征募这些民夫来帮忙。”
刘继隆打量斛斯光,眼见他诚心请罪,当即道:“百姓不了解我们,抵触是很正常的。”
“此过错不在你,事后你派人向民夫说明情况,把今日钱粮发下,诚心向他们道歉便是。”
“记住,我军南下,若是想要迅速夺取并稳固三川,获得三川民心便格外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