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麒麟儿在场,不无暗骂自家不成器的东西。
贾政在其中尤为突出。
只是隆祐帝的话还没讲完,更令人震惊的事,还在后头。
夏守忠赐下圣旨,交于岳凌之手,再重回台上后,隆祐帝才又开口道:“定国公,起身吧。”
“谢陛下隆恩。”
面向群臣,隆祐帝沉声道:“爵位以彰功绩,至于官身朕冥思苦索,也有了念头。”
既有此言,百官为之沉寂。
爵位的高低,也就是旁人艳羡罢了,是荣誉上的高人一等。
但赋予官身,就是实权上的高人一等了,这与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息息相关。
曾经的派系,党争,或都因为岳凌的归来,而出现坍塌。
大势皆有所倾斜。
众人屏息凝神,听着隆祐帝幽幽道:“朕欲设立度政堂,所谓度政,取‘经世济度’之意,便于如今所行新政变法。”
“此衙门独立于两院六部之外,设度政大臣一人,正二品,授玉带蟒袍。”
“度政堂之能,可从吏部查百官贪腐,可从户部查国库军饷,六部听其谏言,两院与其共商,度政大臣可直奏朕前,下达诏书亦为特旨,不过中书。”
“诸位爱卿,可有话要说?”
百官垂首,心底都打起了鼓。
这所谓度政大臣,虽然没提到名字,但人选已经无二了,就是专为岳凌所设计的,不是丞相,更比丞相。
六部要向其奏报,两院也要同其协商,一个独立的衙门,只对皇帝负责,或者说只为了推行新法负责。
这权利大的可怕,是能慢慢将两院彻底架空了的存在。
而且他还有可以稽查百官属性在,又不敢轻易得罪,正可谓皇权特许。
众人的额头不禁慢慢渗出细汗,不觉抬头望向前方第一列的大臣们。
六部尚书,中书省,枢密院的职权皆有稀释,此刻最难受的是他们。
东方治忽得拱手道:“不知陛下愿以何人来做这个度政大臣?”
隆祐帝颔首道:“朕欲委任定国公出任。”
东方治捋着胡须说道:“定国公年轻有为,胸有沟壑,神机妙策,正是最佳的人选。”
两侧柴朴和北静王水溶,以及六部大臣,都不禁聚焦向东方治身上。
这秦王府的旧人一唱一和,竟是在大臣们面前就搭台唱起戏来了。
时人一阵无语,碍于隆祐帝此刻的威慑,又不敢说此举有违祖制,来挑毛病。
隆祐帝在做事时是个执拗的皇帝,听不进劝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