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好,和我睡。”
再一眼望过去,这么多模样精致的姑娘,是将倪二这个旧时在街坊间摸爬滚打的放贷之人,都看得眼缭乱,有些脸盲了。
抽了抽嘴角,倪二苦笑道:“老爷,咱府邸是人丁不兴,可……可这是不是太极端了些……”
“等等,林姑娘方才说,御赐的府邸?”
……
皇宫,尚书房,
岳凌由宦官引领着,一路来了皇子们读书的地方。
隆祐帝膝下共有三子,据说都是和皇后所生,且年龄相差的还不大。最大的大皇子,今年仅是十六岁,最小的也只不过十三岁。
养在深宫中的皇子,对于外臣来说,都是禁忌般的存在。
在历史的验证下,有多位皇子便就注定了会有夺嫡,除非先皇帝给下一任登基的皇子扫平一切障碍,否则都要经过争斗。
但其实,争斗也不算是坏事。
毕竟皇子几乎都是在深宫中养尊处优的,在相同的学习条件下,能够整合自己的资源在夺嫡中优胜,本就证明了这个皇子是更有能力的那个。
能不能做好皇帝暂且不论,但终归是有手腕,不会成为任人摆布的羔羊。
皇权本就与操纵人心,施展手腕密不可分了。
而据岳凌观察,隆祐帝也是没有能下定决心,是要立嫡长为太子,着重培养,还是要走他自己夺嫡的老路。
亲情上是残酷的,可对国家未必是坏事。
隆祐帝让岳凌先来与几位皇子相处,其目的岳凌也能看得懂,就是让他也能事先观望一下。
毕竟做了皇帝,就没人能够考核了,只有后世的史书能够评说。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房中朗朗读书声,从窗棂的缝隙中传出,岳凌侧耳倾听着,微微讶异。
“教的是《盐铁论》不是四书五经?这倒是罕见的多,难道是隆祐帝的意思?”
《盐铁论》是一本赫赫有名的有关改革,记录先贤思想碰撞的著作。
在汉武帝穷兵黩武之后,霍光主持改革,引儒生和法家官员辩论后,据言行编纂成书。
记录的便是推行实用主义,中央集权,国营经济恰恰也符合今日的大昌。
在那个时代,不空谈理想与礼教,就显出这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了。
“啊切。”
岳凌忽然打了个喷嚏,将房里的读书声也中断了。
“怪哉,到底是谁在背后念叨着我,怎得一会打一个喷嚏,一会打两个?还不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