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岛上的事情完全收尾。
她没面皮自己写信问岳凌的行程,便来信对着自己旁敲侧击,薛宝钗哪里看不出这妹妹的心思。
最令她着恼的,还是这妹妹根本不加遮掩,似是就故意让她知道,她有多青睐岳凌一样。
自己妹妹的能为,薛宝钗最是知晓,若是在京城里,她真纠缠过来,到那时局面上孰优孰劣还未可知。
此次扬州盐案,或许是薛宝钗此生绝无仅有的高光时刻,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在车架中拾掇了一会儿,薛宝钗掀开车帘落地。
几位同行的薛家掌柜等候多时,见薛宝钗出现,便围了过来。
“大小姐……”
薛宝钗摇了摇头,低声与几位掌柜叮嘱道:“此行,我们是以茶商的身份,切勿称呼我为大小姐。”
“那如何称呼?”
薛宝钗想了想,略有些羞赧的说道:“只称太太即可。”
几位掌柜相互看了一眼,又注意到薛宝钗脑后的盘头髻,便也不再多嘴,尽皆应了下来。
众人步入盐场,循着盐田的边界往来探查,很快便引动了盐田上的人过来搭话。
“诸位仪态不凡,衣着绫罗,是来兑买盐田的吧?若是被小人才对了,诸位可真是来着了。此地原为鲍家最好的盐田,卤水最浓,出盐最多,且品相都为上佳。”
说着,来人从一旁的盐滩上,随意抓了一把捧在手上,用手指捻开道:“这叫玉板盐,呈微青色,比海盐高上一筹,售价也多两成,此地产盐皆为此类。”
薛宝钗微皱着眉头,低声道:“两淮最佳为天青盐,只供少数达官显贵之家,并非玉板盐。”
来人诧异的将目光从一众男子身上移到了说话的少女身上,恭敬唱了个诺,歉意道:“小人还以为这些是东家,不想竟是怠慢了真贵人,是在下有眼不识泰山了。”
“您所言极是,还请移步内堂说话。”
薛宝钗摆了摆手,道:“在此处即可见分晓,我今日来便是要看一看这盐场和书中记载是不是相符。”
“天青盐、玉板盐、普通官盐卤水浓几成,盐田柴价,几担柴出一担盐,且都说来听听。”
在场众人无不目露钦佩,暗暗颔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