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民,仁民而爱物。
每一个参与科举的人,都不可能不知这亚圣之言,可扬州知府却能行此暴虐行径,纵容手下衙役,鞭笞草民至死。
这就封建官僚最大的弊病,科举前奉行的是圣人之言,为官之后,却都弃之如敝履,和光同尘又大行其道了,根本不在意百姓之死活。
林如海下马来到岳凌身侧,拍了拍他的肩头,安慰道:“此等过错,并不在你身,莫要太过自责。世道如此,非一人之力能左右。”
岳凌沉默片刻,应道:“此为吾入庙堂之因也,今后,我不会再犹豫了。”
林如海微微一怔,却又认可的点了点头,“好儿郎。”
林如海重新抬手,又拍了拍岳凌的肩头,这次眼中并不是安慰,而是鼓舞,甚至艳羡。
他并非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而在官场久了,总要遵循所谓官场的规矩,让林如海深陷其中,不能打破。
而岳凌并不在此类,他是有机会改变一些事的。
曾几何时,御前钦点探郎,林如海风光无两,朝气蓬勃,也曾拥有过梦想,然而岁月抹平了人的棱角。
借着此次扶肩,林如海似是将憧憬中,少年意气风发的自己,寄托在了岳凌身上。
“先入衙堂吧,但凡你想要深究,无人不可查,无卷不可看。”
岳凌微微颔首,抖了抖官袍,阔步走入了衙堂。
案子还未曾审理,他对这主审官崔知府的印象,已经差极了。
衙堂上,两旁摆放着书着肃静的一对木牌,前方左右十个手持水火棍的衙役矗立。
再抬头看“明镜高悬”的匾额,岳凌总以为有些讽刺。
之下,是三张并排的桌案,只是并不等高,崔影此刻就坐在右侧最矮的一张桌案后。
见岳凌和林如海步入中堂,当即起身拱手道:“下官见过安京侯,林大人。”
岳凌只一点头,便不客气的坐上了最高处。
林如海作揖还礼,“崔大人,先断案吧。”
崔影回头看了看,十分奇怪于岳凌前后对他迥异的态度,一时想不清楚,也不好当面询问,便按下心思,回林如海道:“林大人说的是,带犯人鲍志道,鲍麟!”
未及,两个带着枷锁镣铐的人便被人押上了堂。
身为曾经的盐商总商,鲍家一直是锦衣玉食,如今二人身上已经没了绫罗绸缎,只是黄土色的粗布麻衣,且是蓬头垢面,一看便是吃了不少苦头。
知府崔影一拍惊堂木,又道:“取物证!”
倏忽之间,从两旁推出了两条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