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贾母看向一旁忙着招待众多女眷的王夫人,不禁心底又升起几分憎恨之情。
可众人的目光,就没从贾母身上移开过,她此时此刻也只得捱下心头的火气,继续搭话道:“谈不上不凡,只是有人他不辨亲疏,成不了气候,我只是稍微提醒了些。”
女眷们又是愕然当场。
传言赵德庸通敌叛国,欲要搭乘倭国船只逃走,被安京侯未卜先知,炮击拦了下来。没想到竟是荣国府率先截获了消息,告知了安京侯。
众人相视一眼,皆是暗叹着,两位老公爷留下的家底果然不凡,就连祖地江南,还有这么灵通的消息,实在是不能小觑。
瘦死的骆驼,真是比马大。
有人按捺不住,问道:“不知老封君有没有与安京侯通过信?若是他归来摆宴,能不能让我们也得一封请柬?”
贾母皱眉,她怎么没通过信,她正是为了甄家的事,才破天荒的给那孽障送了信,不然她哪里愿意惹得一身骚,唯恐避之不及呢。
“这人什么意思,质问我没有帮助甄家吗?”
贾母瞪眼道:“当然通了信了,他是封疆大吏,归来也只有诏书能决定,又谁人能说得准。”
众人一片惋惜,但也踏清了门路,这荣国府果然与安京侯相交匪浅。
不愧是唯一与安京侯有牵扯的府邸。
传言荣国公贾代善就是安京侯救回来的,也算是两代功勋之臣的交接了,更何况除了荣国府外,安京侯从未涉足过别家府邸,还能说二者不亲近吗?
众人不禁感慨道:“安京侯实在太过出众,而年纪尚且及冠,往后到达何等地步,真乃不可估量。”
贾母阴沉着脸色,实在搞不懂这些人为什么聚到这里来。
左一句右一句,不像是来嘲讽甄家的事,可总夸赞着岳凌,让贾母内心不爽。
是啊,这人才及冠就完全不将贾家放在眼里,往后再进一步,还不得百般刁难贾家了?
贾母深深叹了口气,拾起一旁的茶盏作饮茶状,可旁人完全不在意,根本没有退走的意思。
未及,下了早朝的贾政,行色匆匆的赶回了家中。
便是少有从政经验的贾政,在历经了这次早朝之后,也清楚的明白,往后会有怎样的结果。
丞相未立,江南党倒台,隆祐帝又要再颁新法,岂不是就在等安京侯出将入相呢?
岳凌再立这不世之功,曾经和贾家闹出的些许不愉快,一定要迅速的开解,否则他们便真是不识好歹了呀,平白错过了东风。
贾政慌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