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笑话,自发驱逐出城。
十一月中旬,安京侯兑现承诺,在沧州城及周边修建义学族学蒙授课业,开盐业学堂准许穷苦人家孩子入读,不收束脩。重设州学,安京侯提名“清风书院”,亲手书下祝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寄言有朝一日在京畿之地与国子监并称两大府学。
清风书院,教授文,理,武三科,除去传统科举所考四书五经,更溯本追源,寻求君子六艺,借沧州之武风,同修文武。理,为安京侯新设学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策论为辅,设身处地解决问题,非浮于文章表面。其中包涵算术,建筑,地理,工艺,农学,医学等。若谋求完学,需修其中两门。
一时之间,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闻声而动,前往沧州寻求职位。
……
沧州城内宅,
无论外面怎么变,内宅里,依旧是一片岁月静好。
冬季来了,房里也翻起了地龙,热浪滚滚。
只是当面两个小姑娘完全不同的装束,实在让岳凌看得生笑。
林黛玉着了一身三色的对襟褙子,月白底子樱纹宝蓝色镶边,内里是淡黄色竹叶交领袄子,下身则是一条湖蓝色的长裙,一身穿搭似是在秋天,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薛宝钗却着了一身浅紫色菊刺绣镶边粉色的轻纱外衣,内里只是淡黄色抹胸,下身是一条粉色长裙,比起林黛玉她是穿得清凉多了,似是在夏天。
一个怕冷,一个怕热,这房里的温度还真有些不好掌控。
“岳大哥,你笑什么呢?”
林黛玉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装,再看了看身旁用团扇扇风的薛宝钗,没觉得哪里有问题,都是平常的穿着。
岳凌摇头笑笑,“没事没事。”
三人围坐在一处圆桌上,林黛玉则是坐在了两人的中间。
“薛姑娘,如今京城里的生意如何了?”
薛宝钗应道:“肯定不如刚开业时的火热,不过晋商已经溃退了,直接退出了京畿之地,盐业上当不成问题,往后每个月都会有稳定的盈利。”
岳凌颔首,“账目上一定要清楚,我是要给陛下一个明晰的。到底挪用了多少盐税上的款项,最终都是要补回去。”
薛宝钗叹道:“盐是最赚钱的营生之一了,只要侯爷稍有心思,每个月都是上万的进项,但侯爷如今不分丝毫利润,更没有擅卖盐引,真是令人敬佩。”盐业上能赚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且不说监守自盗的去卖私盐,单是盐商们的孝敬,每年都不是个小数目。
林如海便是两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