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的产量极低。
写的都是历史题材,一年都不一定能连载一本,像这本《汉武大帝》,现在也只出了上册。
中册还在连载,下册还没写完。
许今秋会看,却不会读的太深,倒是自家老娘,特别喜欢陈凡写的历史题材,几乎每一本都会反复观看。
看了半个多小时,许今秋合上书,在陈凡怀中拱了一下:“咱们明年应该要回老家过年吧?”
“肯定啊!”
把手搭在媳妇儿腹部,陈凡微微笑道:“明年孩子出生,要回去上族谱,去祠堂拿红灯笼回来挂家门口。”
许今秋微微扬起嘴角。
老家的习俗真挺有意思的,感觉特别有归属感,而且过年的氛围特别好,初一到十五,每一天都很热闹。
转眼,就到了除夕。
家里人口多,过年也很热闹,同往年一样,赵姑娘早早起床,把陈凡叫起来贴对联。
又去隔壁院子,喊来一群孩子,帮忙挂灯笼。
今年买的灯笼特别多,足有两百多个,要是没有一群孩子帮忙,累死陈凡也干不完这些活儿。
可不仅是挂灯笼那么简单,每个灯笼下边都挂着一张红纸条,纸条上边沾着红包,还有一道题。
就是题!
赵姑娘是会玩的,把灯谜改成各种题目,孩子们想要红包,就得自己想办法,实在不行再找大人帮忙。
吃过年夜饭,四家人就全部聚过来,孩子们无疑是最开心的,拿到红包就迫不及待的打开。
红包的面额都是随机的, 10元到 100元都有,一晚上下来,能赚到一年的零钱,还是很阔绰那种。
能不能保住红包,就各凭本事。
“舅舅,我把红包放你这里。”
趁着老娘不注意,晓溪把红包塞进陈凡口袋,挨着舅舅坐着。
过完年,小丫头已经十二岁。
陈凡有时都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当初自己把她从张家抱出来时才三岁,跟个小奶团子似的。
现在已经长成大丫头了。
晓溪的性子极好,除了“揍弟弟”之外,在家里特别乖巧,跟调皮的陈意截然相反。
“你妈还收你红包?”
“不全收,每次就给我留一百。”
“那你觉得,你妈要是知道红包在我这儿,我能保得住吗?”
晓溪愣了下,舅舅估计会挨揍。
想了一下,从舅舅口袋里把红包掏出来,就去找小舅妈,把红包往小舅妈兜里一塞,安全感满满。
小舅妈是最厉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