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比其它几个,孙平安赚的是最少的。
辛英杰是羊城的,家庭条件本来就好,媳妇儿齐悦家庭条件也很好,囤酒都是成规模的。
干完这一票,拿钱买了房,这辈子算是财务自由了。
哥几个就他赚最多。
其次就是陈建业,这小子家底一般,但真敢拼,不仅把老本砸进去,还借钱买,连老丈人都一起拉下水。
一票干下来,盆满钵满!
哥几个发了横财,也没忘记陈凡,今年年初带着土特产齐聚京城,在陈凡家里喝得酩酊大醉。
在京城玩了两天,送他们回去时,还是跟上学时一样,陈凡给他们准备了一些京城特产。
一切都仿佛昨天一样。
陈凡收回思绪,周文雅说了些这批人的特点,一个个都是内地精挑细选的人才,上手都特别快。
周文雅动过心思,想要挖人。
结果让她郁闷无比,竟然没一个成功,这可把她气坏,国内很多人都在往外边跑,这两批人竟然挖不动?
也不知道内地是怎么选人的。
她也是服气了!
陈凡想了一下:“把内地这帮人手上的股票优先处理,把该给的分红全部结清,然后就送他们回国。”
周文雅应下,最后拿出几份期货收益报表递过去。
期货已经交割完成。
陈凡入场时,投了 10亿美刀,用了 10倍杠杆,买入时金价每盎司 284美刀,如今金价已经涨到 498美刀。
如今套现 150亿美刀!
其实期货赚的远没有这么多,但汇率差得多,日元从 250涨到 120,兑换美刀之后,翻了一倍多。
曾阿黎投了 5000美刀,套现 7.5亿美刀;赵园园投 1000万美刀,套现 1.5亿美刀。
三个媳妇里边,反倒是许今秋赚的最多,当初抵押全部门店,贷款 1亿美刀进场,在每盎司 310美刀买入的。
如今收益也有 12亿美刀。
看到账上的数字,许今秋微微扬起嘴角,接下来几年,基金会都不用陈凡拨款,资金也会轻松许多。
从八五年开始,基金会每年的投入都在增加,第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建筑成本上,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另一部分是助学金。
从八六年开始,基金会每年的支出都在 6000万美刀左右。
以后每年都要增加。
回到酒店,陈凡拿着股市报表翻看,数据太多,也懒得详细去看,只看了一下数据的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