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许今秋行动
客厅里边,全家人都在,陈木胜坐在主位上,神色严肃,目光从大家身上扫过:“叫你们过来,是要跟你们说咱们家祖上的事。”
许今秋、曾阿黎和赵园园纷纷对视,祖上的事情?老陈家的情况不是很简单,就是工人家庭。
陈凡的爷爷是木匠,父亲也是木匠,到陈凡这一代才改变。
陈凡倒是知道,上辈子经历过,不过是在八十年代后期,自己事业有成之后,老爹才说起这个事。
自己的爷爷是闽南人!
年轻的时候出门干活,碰上地方保卫团拉壮丁,从此之后就到处打鬼子,经常是队伍打散,变成溃兵,然后加入新的队伍……
来来回回的,就这么到处跑,最后变成流民,又流窜到京城,因为有木匠手艺,解放后才被安排到家具厂工作。
对于这些经历,除了老爹之外,爷爷跟谁都没说过,只说家乡遭灾,到处乞讨流浪,连陈凡的奶奶都不知道。
也是到临死前,老爷子才告诉儿子,吩咐儿子有机会把他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再让儿子入族谱。
上辈子,陈木胜之所以等到九十年代后期才说,主要还是交通不方便,其次是遵循“穷不走亲”的处事原则。
穷亲戚突然回来,搞不好就要体验一番人情冷暖,到时能不能把老爷子的骨灰安葬好都不好说。
不过老家的亲戚还不错。
陈凡的叔公、姑婆都还在世,上辈子认亲之后,几家人也多有来往,不说感情多好,但相处非常愉快,没有什么糟心事儿。
等老爹把事情讲一遍,陈凡才开口:“爸,要不安排暑假?哪会儿我跟秋儿都毕业,时间比较充沛。”
“行,就安排暑假,回头你派人打听一下老家的情况,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亲戚在,你爷说他还有弟弟、妹妹呢。”
“放心吧,我会安排的。”
陈凡对老家挺熟悉的,是个不大不小的村子,人名什么的也都记着,回头安排基金会的人跑一趟,把话带过去就行。
“陈建业是闽南人吧?”
曾阿黎以前在京大上班,跟陈凡的舍友都熟悉:“要不给陈建业拍个电报,让他跑一趟?”
“离得远着呢,他又没车,坐客车来回跑,两三天都不一定够,快过年就不折腾他。”
八十年代的闽南穷着呢。
县城到镇上,再到山村,都是泥巴路,那边山又多,全是盘山公路,往往从县城到农村就要大半天。
不过闽南老家确实有意思,人多大热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