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重新修缮。两套四合院排在一起,就在什刹海后海北沿的鸦儿胡同,距离许今秋家也就两公里左右,之前都归于文化部下属单位。
因为创汇,才紧急搬迁的。
陈凡仔细地翻着照片,越看越是喜欢,这两套院子的绿化程度极高,院子里还有几棵一二十米高的大树。
这样的院子,住起来肯定舒服。
看完照片,陈凡又拿起房产证,面积果然足够大,其中一套跟陈家大院差不多,也是三进带一跨院,两千多平米。
另外一套的面积就更大了,三进带东西跨院,有三千多平米。
“看看房子去?”
“等会儿再去,先看这个。”孙少杰又从包里拿出一沓资料。
陈凡接过来一看,是和田玉和翡翠成品的报价表,仔细翻了一遍之后,才问道:“没有原材料?”
成品跟材料,价格相差还是极大的。
以一级白的和田玉籽料为例,原材料一公斤的价格才 100元,但许今秋身上带的同心扣,却要几百元。
囤积原材料,无疑更加划算。
孙少杰解释道:“无论是和田玉材料,还是翡翠,都是统购统销的,价格是矿区跟工厂之间的价格。”
换而言之,那不是售价!
陈凡也能理解,计划经济跟市场经济,到底是有区别的:“回头我筛选一下,到时怎么送货?”
“玉雕厂会直接安排送货上门,你这边只要安排接收就行。”
“那就行。”
陈凡把表格收下,反正不着急,回头慢慢研究就行,孙少杰也隐晦地提了一句,希望他能多买一些玉器。
消费拉动经济嘛,陈凡自然不会拒绝,表示会将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玉器,等过个十几年,价值就不一样了。
无论买多少,都是划得来的。
陈凡就提了一个要求,每一件玉器,都要有一个单独的小盒子,并且单独出具发票和销售凭证。
聊完玉器的事情,陈凡迫不及待地说道:“咱们看房子去?”
孙少杰笑着应下。
陈凡把许今秋、曾阿黎和赵园园都喊上,孙少杰正好是开车过来的,一行五个人,完全能挤得下。
“孙师兄,个人怎么才能搞一辆车?”
闻言,孙少杰愣了一下,但并不觉得意外,旁边坐着的这位,可是身家千万的富豪,想要弄一辆车才是合理的。
但私人不允许购置汽车是硬性规定,不会为一个人改变,哪怕陈凡的身家再翻十倍也不行。
孙少杰想了一下:“你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