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阿黎蹬着自行车,不知道在京大校园里转了多少圈,陈凡却优哉游哉的,拿着写好的东西去社团办公室。
如今的社团办公室,也是有模有样的,靠墙的位置放了一排的书架,中间放了好几张办公桌。
平时办公桌都是散开摆放的,开会的时候,只要排在一起,就能布置成会议室,边上还有一个可移动的黑板。
陈凡倒了一杯水,让郑亚娜随便找个地方坐下:“咱们直接说正事,我这边有两个项目,一个是社团的,一个是私人的,都是能赚到的钱的,看看你想做哪个。”
“社团的项目,目前是有打算成立辅导班,可以给一些高中生辅导功课,每周只上一天的课。”
“凭咱们京大的招牌,收费肯定不会低,一个星期下来,赚个几块钱还是可以的。”
“私人的项目呢?”郑亚娜想了一下,不太感兴趣,赚钱太少。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肯定是要做的,一个星期几块钱,一个月下来也有十几、二十几块钱,不是一笔小数目。
“你能翻译外文吗?”陈凡问道。
郑亚娜眼睛一亮:“当然可以,我外公,还有我母亲,以前都干过翻译工作,我也自小学英语,后来……”
后来,自然是那段岁月!
家道中落!
不用明说,陈凡也明白:“那你能把中文小说,翻译成英文吗?”
郑亚娜嗯嗯点头:“我之前帮人翻译过论文,是投递到欧美杂志上的论文,且成功发表的。”
陈凡打开包,从里边拿出一份稿子,大概有个十来页:“你看一下能不能翻译。”
郑亚娜打开一看,微微皱起眉头:“这是你的小说?”
“刚写了一个开头,如果你能翻译,我就继续写下去,可以投递到国外的出版社。”陈凡解释道。
“有点难度!”
郑亚娜挠了挠头,沉吟了好一会:“小说里的语境,要翻译成不同的语言,难度还是挺高的。”
翻译小说,本就极为困难!
翻译的质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译者的语言能力和对原文的理解程度,要能够很好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和语言风格,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但很多译文都存在损耗,无法完全再现原文的意图和风格。
其实都很正常,不同文化背景下,表达方式和思维习惯差异都会导致翻译过程中存在损耗,这是翻译小说最大的挑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译者的风格,就应该消灭个人风格,隐藏在作者和作品身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