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厂里的负责人拿着各地区头头脑脑开的介绍信来找刘华,鞠伟压根儿不够级别,只能由刘华亲自接待。
很多人压根儿就不懂得摩托车是怎么生产的,刘华跟他们聊起来简直就是鸡同鸭讲。
他们张口就要是要最好的发动机,刘华只能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我的发动机已经是全世界最好的了。
刘华也不知道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明明压根儿不懂技术,却还要放肆的说自己要造全世界最好的摩托车,不是说刘华的发动机不好,而是他们的要求高,希望刘华再优化优化。
气的刘华都想甩给他们两巴掌,有本事你自己优化。
但是人家背后有人,而且如此的有恃无恐,刘话也只能是虚以委蛇。
“优化发动机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时间,一款好的发动机研究,没有个三五年时间是研究不出来的。”刘华假装很无奈的说:“我暂时没有时间,因为我还要负责其他的工程,另外我不知道贵厂等不等得起。”
刘华心想,你们要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闯进这条赛道的。
果然,这话一出,他们也就妥协了,直接开始谈订单价格是一压再压,更有甚者,有不要脸的希望合同上写的价格和实际价格有点儿误差,具体啥意思,懂了都懂,不能明说。
对于这种要求呢,刘华当然是断然拒绝,有一些人还是不依不饶,刘华也不在意,如果这些人敢动用特别的手段。刘华也可以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背景深厚。
我愿意跟你在商言商,你就应该知情识趣,真要动用手段,你小子不是下来就是进号子。
面对这种不胜其扰的拜访,刘华实在是烦不胜烦,后来实在没办法,李怀德给他出了个招。
李怀德帮他联系了工业部一位退休的老主任,原则性极强的那种,反聘他当自己的办公室副主任,让这位老主任代替刘华来接见这些各地来拜访的人。
这位老主任一辈子在工业部兢兢业业,认识他的人极多,哪个要是敢在他面前不讲原则,老主任不介意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做原则。
刘华现在实在太忙了,平均每个星期就要飞一趟外地,他的差旅费之高让工业部都感觉惊讶,好在刘华自己承担了差旅费。
领导虽然觉得这有点不符合程序,谁让咱们现在兜里的钞票实在不多,也只能默认的这种情况,谁让刘华真的有钱了。
八八年底,还没有过年之前,刘华又全国各地跑了一圈儿,了解了一下各研究所的研究情况,总体来说情况是一片大好的,虽然没有大的突破,但是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