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刘华已经可以着手准备自己的碳纤维出口事宜了,厂里面的生产已经基本上满足了上面的需求,现在还有两条生产线正在建设当中,等建成以后,产量足够出口了。
但是现在又有个难题摆在面前了,怎么才能出口?
现在国际上就认东丽化工,咱们国内出产的东西的质量一向被人维护好这是一种固执偏见,但就是这种固执偏见,一直到四五十年以后还是存在。
当然了,这其中有bbc、nbc的功能。
现在的碳纤维主要厂商主要以小东洋、大老美还有约翰国为主,其实欧洲国家虽然也有涉猎,但是产量很小,技术相对落后。
刘华咂摸了一下,想把碳纤维销售给小东洋、大老美或者约翰国是没戏了,但是刘华一下子想到了三个国家,汉斯国、披萨国和高卢国。
这三个国家在这个领域,在这个时代都相对比较落后,那么把碳纤维销售给他们应该是有市场的。
刘华琢磨着该怎么把碳纤维销售出去,突然他就想到了运十,运十的发动机是跟罗罗合作的,这也导致这些年我们国家民用航空跟空客都有合作。
找航空部门联系空客,空客的飞机生产是需要碳纤维的,而大老美和小东洋的碳纤维对他们肯定是高价出售,毫无疑问的把他们当成了韭菜一样的割。
说干就干,虽然现在还没有产量,但是不不代表不能先谈判,等东西生产出来再去谈判的话,恐怕就有一些被动了。
刘华跟航空部门联系了,对于帮刘华推销碳纤维,他们是很愿意帮忙的。
因为在国内有业务,所以空客在国内也设立了一个子公司,航空部门联系了他们以后,他们听说有高强度的碳纤维,空壳公司的人既高兴,又表示了将信将疑。
高兴的是空客的碳纤维采购量一直不足,而且小东洋和大老美卖给他们的碳纤维也是加了价的。
大老美一项把欧洲当成自己的血袋,疯狂的从这里吸血,再加上波音和空客又有竞争关系,他怎么可能让空客的成本降下来。
而小东洋没有定价权,卖多卖少得听大老美的,所以当他们听说种家有碳纤维,这是完全游离于老美价格体系以外的,不用问都知道,肯定会便宜很多嘛。
但是他也有表示怀疑,种家的碳纤维,以前没有听说过,而且中华家现在的科研能力能不能研究出碳纤维,他们也表示怀疑。
但是为了能够降低成本,他们还是把消息汇报总部了,总部虽然也怀疑,但是不能够放过一丝一毫的可能性,还是让子公司进行接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