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投掷竞赛项目时,中国自古就有暗器这一门行当,中国队员的表现也没有辱没“祖学”。
中国一队的队长陈军,和中国二队的齐桓作为代表上场。
两人在这个科目都心不慌、手不抖,将在部队所学的技术完全运用,来到了15米外的位置站定。
“嗖嗖嗖。”
三把飞刀,先后飞出。
两人射出的三把飞刀,没有一把飞刀射偏或者落靶,全部都非常的精准,扎入人体靶的红圈内。
能精准命中一把或两把飞刀,场上的选手十之八九能做到。
可三把飞刀全部精准命中靶心,淘汰至此剩下的近百号选手中,仅仅只有三名选手做到了。
陈军和齐桓与爱沙尼亚一名队员,三人也因此获得了“飞刀王”的美称。
……
四天三夜的竞赛既是人的体力、技能的竞赛,更是人的毅力与意志的竞赛,坚持到底方能获得胜利。
否则哪怕前面走了九十九步,倒在最后一步也是失败。
随着飞刀项目结束,竞赛进入最后阶段。
狂风暴雨就像是没有尽头似的,这是对比赛队员们体力的考验,更是意志与毅力的考验。
眼看只剩下最后的竞赛科目——
穿越死亡战线!
参赛队员们需要顶着瓢泼大雨,在已经坚持了三天半白天加三个晚上,精力和体力已经接近枯竭的情况下,还得完成相当于二十公里的急行军的科目。
这对参赛队员们来说,难度确实是有点超标了。
最后的淘汰潮,开始爆发了。
有欧美参赛队员陷入敌人重围,被俘虏了多次划分卡已经超出标准,倒在了成功前的最后关口。
有的在中途实在是撑不住,为了不死在比赛路上,选择了弃权退回大本营,
还有的外军领队满身火气,气势汹汹的向国际裁判团提出抗议,表示无法忍受这种残酷的竞赛。
……
一个接一个参赛队伍被淘汰,各种精彩的好戏也是轮番上场。
只有中国队员们个个无怨无悔,谨记出国前所立下的誓言——带着冠军回国,强撑精神继续奋斗在赛场。
哪怕爱军假设敌司令“犯规”,竟下令使用“大哥大”和“对讲机”等通信工具。
让假想敌各部能更快的互报情况,集中兵力围追堵截中国队员,想方设法不能让中国队夺取冠军。
假想敌司令佩服中国队归佩服,对中国队实力认可归认可。
这一场由欧美国家操办的竞赛,他还是无法克服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