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际上,理论都是公开的,包括电磁力和引力、强力的关联,技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做的研究。”
他简单说了几句。
周围其他的学者也是认同的,因为理论确实是公开的,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实验团队,就是在公开理论的基础上做的研究,只不过一些研究是非常困难的。
引力技术相对还好一些。
强力相关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风险,而技术上要实现突破,就必须要有一些凑巧的新发现。
这方面,感觉和材料的研究非常类似。
即便是有基础的理论,但要研究出技术就有些‘凑巧’。
各个研究技术的技术的团队之所以不断有突破,主要就是因为实验好做,而且实验风险相对比较小,强力的研究不同,实验风险很高,要突破就非常困难。
其实还是基础的积累,引力实验做上百个,强力实验也不一定能有一个。
记者继续提问,张硕也很耐心的回答。
有记者还问起了鲨鱼号飞船,他们清楚张硕肯定知道鲨鱼号飞船的技术。
张硕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飞船的性能很好,我也看到了。”
“不过那不是我的研究……”
其他就不用多说了。
很快到了八点半,学者们都聚集到了主会场。
会议开幕式先是进行了颁奖,有两个国内学者和一个国外学者获奖,他们都是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为完善源点论基础力关系模型框架做出了贡献。
之后就是主办方发表讲话,说了一些会议流程之类的内容。
下一个发言的是科学院代表,说明了源点理论的重要性,说明其引导新物理科技革命之类。
下一个就是张硕了。
张硕是代表源点论研究中心发表讲话,但实际上,他个人的影响力更大。
当张硕要发表讲话,所有人都认真起来。
他首先回顾了源点论的发展历程,还谈到了一些科技性的内容,随后就转到了源点论主体框架的完善上。
“源点论从出现到现在,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实际上,我个人感觉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研究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最近一年,甚至是两年,基础理论和科技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究其原因,就是源点论乃至源点科技,进入到一个长时间积累的阶段……”
“这是物理学以及科技发展的正常规律。”
“当一项理论和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出现瓶颈,但我希望能够打破瓶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