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但真正听到还是感到惊讶。
核聚变电池?
可控核聚变都还没有实现,怎么就直接研究起了核聚变电池技术?
这个跨度实在太大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些不相信。”
“但我们研究的新技术,要从新物理方向去考虑,而不是传统的托卡马克螺旋磁场约束。”
“我们采用的约束反应方式,并不是约束,准确的来说,是利用调节材料激发的强力环境,来促进核聚变发生。”
“一个数据,大家就能清楚了。”
“我们的实验中,希望达成内部温度在1500万到1600万摄氏度之间……”
这句话说出来,会场的哗然声更大了。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核聚变自发反应需求是一亿摄氏度,正因为如此,才有‘氢弹需要原子弹引燃’的说法。
原子弹瞬时爆发的超高温,才能够点燃氢弹,使其达成自发指数级连锁反应需求。
别说是1600万摄氏度,9000万摄氏度下,核聚变反应也会自发中断。
在场有些人知道信息,倒是没什么反应。
比如,吕崚、佟智国。
一些刚知道的人,都感到非常惊讶和不理解。
宋保国以及其团队中的研究员,他们的反应截然不同,有的是满脸疑惑,有的则是皱住眉头。
宋保国属于后者,他先是皱了眉头,仔细想了一下,随即似是恍然大悟,满脸惊喜。
他明白了。
1500万到1600万摄氏度,他非常清楚,这个温度区间代表了什么。
简单来说,核聚变转电力。
那就是他们的团队和张硕一起进行的实验,其中有几个温度区间检测到了强电磁信号。
1500万到1600万摄氏度,是其中一个温度区间,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温度期间。
这个区间内,检测到非常强烈的电磁信号,甚至不能说是信号,而是直接的强电力。
虽然只是瞬时的,但瞬间对外输出高功率电力,也就意味着,温度保持在区间内,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出电力。
以此,宋保国已经大致了解技术原理。
利用所谓的‘调节材料’,让内部核聚变反应在1500万到1600万摄氏度一直维持下去,从而源源不断的输出电力。
‘调节材料’具体是什么,怎么产生的作用……
这些都不重要。
张硕已经说起了调节材料,说明调节材料是一定有些效果的,同时,也就能得出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