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的气象,倒是令很多朝廷大臣不免产生了一个想法:
杨丞相独揽大权,于我大宋,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确定了出兵的一系列安排之后,大宋的战争机器也轰隆隆地开动起来。
各路兵马、各种军需物资,开始络绎于途。
丞相府里,杨沅与此番将带往两淮前线的步帅虞允文、马帅辛弃疾商议起了前线军事。
“丞相,下官以为,贼亮真正的主攻目标,应该是金陵!”
多年来,一直认真学习军事,关注金国政局、考察金国地理的辛弃疾沉声道。
杨沅心道,这倒是和我的内记室的分析不谋而合。
杨沅微笑道:“坦夫且细言之。”
辛弃疾信心十足地道:“首先,是出于地理和军事优势的考虑。建康是我大宋长江防线之中枢。
如果能先占领建康,便可阻断长江水道,切断我大宋东西两线的联系,削弱我大宋的物资调配和兵力增援。
其次,如果直接渡淮河、过长江,直取临安,则很难保证不会遭到我大宋勤王之师的包围。
一旦被切断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虞允文听到这里,也缓缓点头:“长途奔袭、孤军深入,看似便捷快速,可是风险极高。
一旦战事不利,立即陷于困局。
金兀术昔年曾经采用过直取临安的战术。
结果便因战线过长、后勤不继,遭遇了如黄天荡之战等几次大败,损失惨重。
下官也相信,金人不会重蹈覆辙。”
杨沅缓缓点头:“本相也是这么想的。
金人从开封到寿春,沿线建立补给点,就已暴露了他们的真正主攻目标。
不过,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也不排除佯攻变实攻,实攻变佯攻。
淮东方面,只有一个吴挺的话,本相还是不放心,两位将军,谁……愿助守淮东?”
……
杨沅这厢和虞允文、辛弃疾在商量军机大事,杨府东院里,从东瀛刚刚赶回来的藤原姬香,也正和多子说着事情。
对她留在东瀛这段时间发生的事,音和小奈你一言我一语的对她说了一遍,曾经读三国读到走火入魔的藤原姬香顿时两眼放光。
“主公欲亲自带兵赴两淮前线……”
小奈道:“是主人啦。”
“别闹,这个时候称主公,更有感觉。”
小奈和音无奈地对视了一眼,神主姐姐什么时候能正常一点呢?
藤原姬香兴致勃勃地道:“主公欲亲自带兵赴两淮前线,有这个必要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