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尚书。
所以,对这位即将掌管大宋钱袋子的财神爷,倒也不敢怠慢。
张尚书陪着黄侍郎吃着茶,却不知道他的来意。
而黄侍郎也只是与张尚书闲话着,并不着急表明来意。
在他袖中,藏着两样东西。
一样是皇帝下旨,查抄燕王府的秘诏,是一份未经中书门下的“中旨”。
另一样,是他摹仿杨沅的笔迹,伪造的杨沅勾结李仁孝,在西夏路制造混乱,以危机倒逼朝廷,篡夺大权的来往秘信。
信中,提到了一系列杨沅系的官员,诸如钱端礼、马维清、辛弃疾、吴挺、张孝祥、李道等……
他倒是野心不小,竟想一举端掉所有忠心于杨沅或者与杨沅过从甚密的人。
这位一直搞财政、天天看报表的侍郎大人,对于残酷的政治斗争,实在是个小白。
权力的执行,是自上而下。
所以他想当然的就以为权力的形成,也是自上而行。
孰不知,在一般情况下,在已经形成的规则之内,似乎确是如此。
但其最本质的形成,却是自下而上。
它就仿佛是一个“n”字形,只是除了开国那批人,大部分人一生的轨迹都只在最后向下的那一笔范围之中。
如果他又缺少残酷的政治历练,自然就想不起这个“n”字的前一半。
他天真的以为,只要把杨沅这个敢于凌驾于天子之上的逆臣除掉,那就群龙无首。
那时,其他人就可以任由拿捏,就可以凭着一道诏书随意处置。
黄侍郎喝着茶,暗暗计算着时间,官家那儿,应该已经得手了吧?
想到这里,他那颤抖的手、激动的心,以及完全无法压抑的亢奋……
张尚书诧异地看着黄侍郎,纳罕地问道:“黄侍郎?黄侍郎?”
“啊!”
黄旭陡然清醒过来,向张方旬抱歉地一笑。
他在和宁门外派的有人,宫里一旦得手,会立即派人出来相告。
那时,他就会立刻向刑部亮出天子诏,命令刑部派人,随他一起去查抄燕王府和安顺侯府。
到时候,他就会把他伪造的往来密信,分别悄悄放进杨沅和李仁孝的书房。
但是因为发现这些密信的人是刑部,所以……
他黄侍郎的心思还是很缜密的,可谓滴水不漏。
外面突然响起几声似乎在盘问阻挠的对话时,接着便是靴声急促。
黄侍郎陡然心中一喜,立即站了起来,向二堂门口望去。
“似乎,是来寻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