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们的竞争对手就遭殃了!
这种套路在大部分环保、动保组织身上屡见不鲜……
先找一个硬骨头啃一啃,打响名气获得社会声望之后,拉起一批支持者,然后就会吸引到大量的投资。
而一般他们会被一些巨头利用来对付竞争对手,或者打压那些新冒头的企业。
他们会利用影响力,缓缓的渗透改变人们的想法,然后深度参与到规则制定当中去。
巴黎气候协定、碳排放问题,各国的环保问题,都有这些ngo组织的深度参与。
保护环境肯定是正确的,但是这些ngo最终将环保变成了一场买卖……
可以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在世界供应链条的构建中,这些环保ngo为欧美的去工业化出了大力。
大部分高污染产业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然后这些ngo跟随而至,他们调查形成的报告,就会成为可以利用的政治手段。
比如美利坚就可以利用所谓的报告,对某些高污染的国家发起制裁,嘴上是要求对方整改,实际上却是要对方出卖利益给他们。
这时候可没人会去想,这些承受高污染的国家,首先为的是生存和发展,其次他们以高污染为代价生产产品进行出口,实际上是在为欧美承受污染的痛苦。
说简单一点就是,我不愿意把屎排到自家的地上,所以接根管子排到你家,然后我还要骂你是臭的,你要不想办法解决臭味,你就是不负责任的。
而这些政治行为的背后,这些所谓非政府组织ngo出具的报告也发挥了影响力,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