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筒,开始拨打电话。
“叮铃铃”
“叮铃铃”
没一会儿,电话就通了,那边传来廖主编的声音:“喂,哪位?”
“是我。”
“伯父?您这是找我有事?”廖主编看下时间,猜测问。
“尽量帮帮昭仪。”黄父道、
“昭仪回家了?”
“刚见了一面。”
听到这话,廖主编心里已然有了数,估计父女俩谈话并不愉快,但到底是心疼女儿的,当下说:“好,过完元宵李恒要去白鹿原。”
黄父对此没发表任何看法,而是说:“如果不忙的话,过来家里吃个饭。”
“成,我这就过来。”廖主编本来很忙很忙,但对方第二次相邀了,他不得不去。
一通电话结束,黄父过了几秒,紧着又拨打一个号码,想吩咐人调取一下李恒的档案,只是才打一半,挂了,把听筒放了回去。
庐山村,26号小楼。
由于李恒在书房看书写作一时忘了神,晚餐是周诗禾做的,麦穗帮着打下手。
周母有些诧异女儿竟然会这么主动做饭,竟然还做了两个有辣椒的湘菜。
把刚看完的稿子放茶几上,周母起身来到餐桌前,指着两个湘菜问:“你跟李恒学的?”
“没怎么学,平时看他这么做。”周诗禾温温地说。
对于女儿的厨艺天赋,周母是最知情的,“去喊他吃饭吧,菜凉了没味道。”
周诗禾看向麦穗。
麦穗点下头,朝书房走去。
周母回头瞄眼麦穗,随后又瞄眼女儿,“你小姑他们呢?”
周诗禾说:“在我家里洗澡,应该快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楼下传来脚步声,没多会小姑两口子出现在楼道口。
有些意外的是,后面还跟着余淑恒。
“余老师。”正月初二周诗禾是余淑恒亲自送到周家的,基于这点,周母主动打招呼。
余淑恒微微一笑,算是见了礼。
这时李恒也从书房走了出来,见到余老师就问:“余老师,你不是回家了吗,怎么过来了?”
余淑恒说:“听说诗禾他们在,我怕你满脑子是新书怠慢了人家,就赶了来。”
听闻此话,周母和小姑两口子多瞅了几眼余淑恒,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
只有周诗禾心里隐隐明白,余老师回来或许是因为自己。
可能,可能是京城跟他同居20多天的日子,让对方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p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