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黑暗中若隐若现——直到萧雅轩落下了仿佛是信号一般的最后一锤!
千军万马的肃杀之气伴随着琵琶一同奏响,笼罩在萧雅轩身上的光在她停手后第一时间转移到了琵琶女乐手的身上——一袭红衣,上锈金色花纹,端庄坐于红木椅上。
铁蹄的践踏、战争的杀伐;
大荧幕之上,鲜红的火焰特效伴随着肆意冲杀的音效与琵琶映衬的相得益彰。
这一段琵琶声很短,明明只有短短数十秒,伴随着前头号角声与战鼓的延续,却仿佛让人有种自己已经亲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争的错觉。
在琵琶声的收尾阶段,浓郁的杀意急转直下——紧随其后的便是一阵欢快的笛子声。
战争胜利的军队班师回朝,一统六国的王者之师上书着秦的旗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骄傲与自豪——统一了分裂的华夏大地,无数人都在畅想着未来美好的盛世光景。
百姓们载歌载舞,将士们喜笑颜开,欢快的笛子代表就代表了他们此刻的心情。
下一刻,悠扬的二胡声接替了欢快的笛子。
欢快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只能够看到背影的王上仍旧坐在王位之上——终结了乱世、结束了无休止的战争后,在对未来的憧憬后,将士们开始论功行赏,可那些死去的袍泽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幕。
而在短暂的二胡声过后,最后接替的琵琶声则仿佛是盛世光景到来——
清脆、美好,宛若天籁之音。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原本带有肃杀之气的琵琶再度加入,却在演奏中压抑了杀意的蔓延,仿佛是在歌舞升平的恢弘宫殿之上为文武百官演奏的盛世之歌!
竹笛、二胡,甚至于是萧雅轩的鼓。
一个接一个的加入,却丝毫不会让人有杂乱无章的听感,欢快、和谐的就像是在听赞歌——
那是中国人基本上一听就能感同身受的赞歌!
在当下这个年月,中国古代乐器在国内流行音乐市场上的待遇不能说是无人问津,但最起码也能称得上一句聊胜于无。
尤其是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对这些古老乐器没什么兴趣,觉得这就是唱京剧的那些老一辈才会听的玩意,或者看一些古装武侠剧才能够听到的东西。
尤其是二胡,这玩意给他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天桥底下摆碗乞讨。
可周易这场演唱会的编排却让他们感到惊艳——
这还是他们熟悉的琵琶古筝吗?
怎么这么……流行?
还有那大屏幕上的秦,是秦始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