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刚才说需要进口的什么?”陈正威转过头又问。
“水杨酸和乙酸酐。”钱德勒道。
“这两种原材料美国也有公司生产,但质量比较差,而且价格比从欧洲进口更贵。”
“如果使用美国生产的原材料来制造药物,产量会降低10%,返工率提高10%,纯化成本提高40%,废品率提高8%,生产时间延长25%……总成本提高40%到44%……”钱德勒一边翻看手中的资料一边解释。
“行了,不用说了!”陈正威摆摆手。
“想要生产高质量的原材料,我们需要使用欧洲的一些专利……”
“虽然合成乙酸酐的基础配方已经是公共专利,但包括生产工艺、催化剂的一些专利,我们要与一些欧洲公司谈。”
“主要是德国和英国……”
“我知道了!你将需要什么技术,写份名单交给我!”陈正威摆摆手。
专利?什么专利?
现在又没有国际专利法。
只要去对方的公司拿到技术,然后挖几个技术人员就行了。
他们还能来美国起诉自己?
来美国起诉也不行,得来加州起诉。
随便起诉。
去年法国倒是召集一些国家签订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就包括保护一些专利,将会在今年7月份生效。
成员国有11个——但没有美国。
当时美国正忙着和西班牙谈判呢,哪有时间理会这个。
陈正威知道后也根本没理会。
拿到钱德勒需要的技术名录后,陈正威叫来马仔。
“让人把这个给大波兰,让他派人去弄到手,再挖一些相关的技术人员过来。”
晚上,马仔上来通知:“威哥,科利斯.亨廷顿和杰伊.古尔德来了,他们在楼下。”
陈正威点点头,起身朝着楼下走去。
美国太平洋铁路实际上是由两个公司掌控,一个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一个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
分别掌控太平洋铁路的西段和东段。
而且这两家公司不是合作伙伴,而是竞争对手,互相都想吞掉对方。
科利斯.亨廷顿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大股东,同时还控制着南太平洋铁路公司,还是加利福尼亚银行的大股东。
而杰伊.古尔德除了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掌控人外,还掌握了另外几家铁路公司和西部电报公司,同时还是曼哈顿银行的大股东,是华尔街巨头之一。
陈正威和这两个人都很熟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