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汇报着各连队的伤亡情况。
“报告,四连应到一百五十二人,实到三十二人!”
“报告,五连应到一百二十八人,实到三十八人!”
“报告,炮营应到二百二十一人,实到一百零七人!”
镜头在摄像的调度下逐渐拉远,从三连的汇报现场,缓缓移动到四连、五连,再到炮营,最后稳稳地停留在脑袋上缠着带血绷带、手中紧握长枪的彭昱敞身上。
此时的他,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虽历经风雨,却依然坚定。
“报告!”他的声音起初低沉压抑,仿佛是从心底最深处发出的,带着无尽的悲痛与哀伤。
但随着情绪的递进,声音逐渐变得坚定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最后,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这一声呐喊,如同洪钟般响彻整个片场,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片场内此刻寂静无声,仿佛时间都为这一瞬间凝固。
彭昱敞的声音在空旷的片场回荡着,那声音中蕴含的悲痛、坚毅与使命感,让现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不已。
不少工作人员们眼眶湿润,诸多演员们也沉浸在这悲痛的氛围中,无法自拔。
拍摄还在继续,但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这场戏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投入饱满的情感,彭昱敞在拍摄几遍后就已疲惫不堪。
他的声音变得沙哑,身体也有些颤抖,但他始终没有丝毫懈怠。
每一次郭樊喊“cut”,他都会立刻调整状态,准备下一次拍摄。
而为了达到最佳效果,郭樊和陈飞两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拍摄角度和光线进行细致的调整。
他们俩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画面,力求每一个镜头都能完美地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和人物的情感。
彭昱敞则始终积极配合,无论导演提出什么要求,他都全力以赴。
每一次重拍,他都像是第一次拍摄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伍万里这个角色中。
拍摄现场的环境十分艰苦。
为了营造出战争后的萧瑟与寒冷,剧组使用了大量的冷风设备。
刺骨的寒风呼啸着,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
在这低温环境下,彭昱敞穿着单薄的戏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哪怕手脚都被冻得麻木,失去了知觉,但他从未抱怨过一句。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美地诠释伍万里这个角色,让观众看到真实的志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