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见那白瓷粉水极为雅致,上面还漂浮着几瓣桃,他不禁抽了抽鼻子。
“真有桃香?”
随后,他又拿起茶盏,轻轻品了一口,顿时双眼一亮,转头对刘婉笑道:“味道不错,你也尝尝。”
刘婉也端起茶盏喝一口,点点头:“确实不错,这桃饮倒也值这个价,若在悠然居,估计得卖两百文。”
赵盼儿笑了笑,拿过孙三娘手中精美的食盒打开,里面端端正正放置着四枚点心,一枚作桃样,一枚作桃叶样,另外两枚则各做桃子和蟠桃样,下面各自标着桃夭、笑春风、春水生、晚更红的小签。
“有饮无果,正如有琴无酒,乃是人生憾事,二位不妨再试试鄙店的桃茶果。”
赵恒随手拿起两枚果子,递给刘婉一个,自己吃了一个,随后点了点头,笑道:“味道不错,比宫里的御厨也不差。”
赵盼儿盈盈笑道:“鄙店的孙娘子,乃是南唐宁国节度使的后人,这些茶果,得自小周后亲传。”
赵恒一愣,笑道:“想来这茶果也不便宜吧。”
“一盒三百文。”
赵恒又是一愣:“就这么四枚糕点,就要三百文?”
“先生,这果子的用料有价,但手艺却是无价的,您方才也说了,比宫里的御厨也不差,三百文您能吃到宫里御厨做的果子吗?”
赵恒一乐:“我不用钱,也能吃到。”
赵盼儿一噎,随即笑道:“看得出来,您二位身份高贵,必是人中龙凤,但您二位可以吃到御厨做的东西,其他人却没有您这个机会,何况购买我们店里的果子,还能额外听到宋娘子的琵琶语,只是宋娘子喜静,所以每回最多只能有十位雅士入内听曲,可惜今日您来的晚了些,只能明日请早了。”
赵恒一乐:“若是我多买些呢?”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赵盼儿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严格限制每日听琴的人数,所以每日除了让宋引章弹三曲之外,只接待十位客人听曲。
重新开业这几日,对谁都没有破例。
赵盼儿柔声说道:“所谓机缘,不在先后,而在时机,不是您买多买少的问题。”
听过赵盼儿一番话,刘婉对她高看了一眼,脸上也有一点点笑意。
“你这套营销手段倒是不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