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醛这一步。
而且我觉得500k时整体反应速率不稳定,大概率也是因为这一步骤。温度的升高会使这个步骤成为转化的瓶颈。你们的结果始终不稳定,很可能跟催化剂的活性有关。
所以接下来你们就在这个步骤上下功夫就行了,其他步骤不用管了。应该没什么问题。我的建议是尝试增大催化剂表面与hcooh结合的活性。具体的模型,给我三个小时。”
吃过饭后,不到半个小时,乔喻便给出了他的看法。
“嗯?三个小时?另外你能确定问题出在那一步?”刘浩有些不解。
乔喻指了指数据道:“刘师兄,你们化院本科阶段应该也学过数学吧?这其实就是简单的微分方程、线性代数跟统计与数据分析方面的内容。
你推荐的论文里都有反应路径优化方面的东西,在结合你们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八成就是这个问题。这玩意儿真不难,一个常微分方程组就能计算出整体反应速率。
然后在用你们的数据对每个温度段单独进行阿伦尼乌斯拟合,找到速率常数跟温度的关系。对每个温度段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拟合,比如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再用正则化技术来减少高温条件下的过拟合,设计一个惩罚项λ∑ki加入目标函数……总之你放心三个小时足够了。我四点前搞定,你们先用着,我觉得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刘浩不做声了。
倒是办公区还在埋头苦干的其他人有些诧异的看向乔喻。
不过也没人多说什么……
数学院的家伙如此有自信也不是第一个了,大家习惯了。无非是这小子更年轻而已。
在实验室待久了,其实对于吹牛逼这种事的抵抗力很强。
行不行,几个小时之后就知道了,大家等得起。
……
乔喻进入了工作状态,自然也不会理会别人是怎么看他。
他只是单纯觉得化学这东西果然很简单。
至于刘浩已经把其他人都召集到一起,专门跑到旁边开组会的小会议室开始讨论。
“刚刚乔喻说的你们都听到了吧?如果真是因为步骤三的催化剂表面活性问题,可以直接通过前几次实验我们投放的催化剂配方来倒推一下结果。”
“不是刘哥,那个乔喻今天刚接触化学实验,你真觉得他是对的?刚刚在实验室里,他连设备都不认识。”张浩源忍不住吐槽道。
“人家是通过数据判断出的,又不是一定要做实验。为什么咱们要守在实验室,人家能坐在电脑旁边随便算一算就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